这10大手机支付坏习惯,随便一个能让你倾家荡产!
导语:但是一些坏的习惯不仅会泄露你的个人隐私,还会威胁到支付安全。 如今手机支付越来越方便, 动动手指就能完成支付, 但是一些坏的习惯不仅会泄露你的个人隐私, 还会威胁到支付安全。 使用手机支付的10个坏习惯有哪些?下面自测一下看你中招了没!
一、 手机密码设置不当 不少人为了图省事,干脆不设手机密保,这样拿到你的手机就能打开你的APP,不仅会泄露个人隐私消息,甚至威胁支付软件的安全。手机一旦丢失后果不堪设想。 二、 直接通过手机网页购物 手机浏览的网页有被植入木马的风险,可能被引导至钓鱼网站,一旦输入银行卡号、密码或其他用户信息,就会导致账户被盗或银行卡被盗刷。 三、 应用程序不彻底关闭 使用智能手机时,按下功能键或HOME键就能返回桌面,但历史应用并没有关闭,一旦手机丢失或者被不法分子得到,就可以轻易打开历史应用,查看相关信息。 四、 连接陌生网络 一些陌生的无线网络存在很大的风险,甚至被不法分子控制,读取手机信息。盗取电子账户等重要信息 五、 蓝牙从来不关 一些病毒会伪装成文件通过蓝牙强制传播,造成文件、电话簿、讯息、照片以及电话本身的操作功能丧失。甚至会强制安装流氓软件,读取软件信息。 六、 废弃手机处理不当 处理旧手机时,没有对手机里面的应用账号等重要信息处理,导致手机的短信、应用等信息一并交给了买家,一些应用甚至还能登陆,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威胁账户安全。 七、 在手机上存储敏感信息 在手机中存放身份证照片、银行卡照片等敏感信息。手机一旦落入坏人手中,就能通过身份证号、验证码等信息来修改或重设密码。 八、 点击陌生链接 不法分子向用户手机发送欺诈短信,诱导用户安装木马或者登陆钓鱼网站,从而获取用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九、 扫描陌生二维码 二维码背后可能会隐藏木马或未知应用,由此带来的个人信息威胁也加剧,轻则被强制安装未知应用,重则链接网址触发木马运行盗取手机应用或支付信息。 十、 安装APP时开放所有权限 安装APP时对于授权问题直接确认并点击下一步,导致很多APP运行时读取了大量与运行本身无关的用户数据,甚至被传至网络空间,形成威胁。 (来源:河南省反虚假信息诈骗中心 如侵权 请联删)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