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打假人的隐秘江湖:吃货、赔偿、收徒和跑路
其实,不只是淘宝在反击职业打假人。随着假冒商品整体数量的下降,政策层面也不再像当年王海那样给予职业打假人光环。 2016 年 8 月 5 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有一条「金融消费者以外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营利为目的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行为不适用本条例」,这被认为可能会终结「知假买假」的职业打假行业。 知情人士透露,《意见稿》将于今年年初正式发布。 之所以会对职业打假做出限制,其实是因为这种职业的本质就是在钻法律的空子。在过去的 20 多年里,职业打假不乏伪造证据打假的现象。 南方都市报报道,去年 12 月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就驳回了职业打假人起诉 7 家小微经营者的 251 宗案件。东莞市食药监局发现,一些职业打假人在进行投诉索赔时调包了商户的商品,对于这样的投诉不止不会支持职业打假人,还会将相关证据转交公安机关处理。 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周元祖打算送家里亲戚朋友一些东西。送人自然是要送真货,周元祖打算「打一批真货」。 淘宝的规则下来之后周元祖很淡定,计划在年后去厂里找找工作。 而白石则将重心转向拼多多和微信里的社交电商平台,听说那里还是打假的天堂。 应受访者要求,周元祖、白石为化名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