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练习生》被指抄袭,国内综艺节目的病该怎么治
除了希望借此保障韩方制作团队的合法权益外,李东燮也特别提及中国近几年在文化产业上的快速发展。“中国自己积累着经验,正可怕地追赶着我国。” 诚然抄袭不对,但在一个好的idea下改进、创新,要比什么都没有从零开始简单太多。在学到精髓后,抄袭者超过原创者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大概也是韩国最担忧的地方,毕竟,这个以“文化立国”的国度,一直将他们的文化产业看作最为自豪的部分。 据韩媒报道,相关法案将从今年7月30日开始实行。届时,为杜绝国外继续抄袭韩国文化产品,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可依据该法律,向外交部等其他中央行政机关提出协助要求,进行跨部门协同合作。 不过,综艺抄袭这事儿,韩国立法就能解决吗? 可能需要画个大大的问号。 内容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泾渭分明。只要并非完全一模一样,就难以简单地界定是“抄袭”还是“参考”。 这两年网文行业的“原创保卫战”便是最好的例子,大多作者选择的维权方式是在微博挂出作品对比,用舆论谴责抄袭者。因为他们知道,付诸诉讼获胜的几率极低,还会付出极大的经济代价。 即便是匪大,维权也极其艰难 类比综艺行业同样如此。一方面是否抄袭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国际诉讼的难度也更大。 但不论是从弥补韩国法律欠缺、未雨绸缪的角度,还是警示国外团队勿要再照搬抄袭的角度,此举的意义都远超立法本身。至于实际效果如何,那就要等待正式实行后再看了。 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互联网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既然一抄袭就会被扒出,为何国内的制作团队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顶风作案”? 因为“原创不易,抄袭可期”。如果说网剧已经形成了诸如广告植入、剧场广告、付费观看、等多种商业模式,那大多数综艺节目依旧将广告赞助作为唯一出路。 据统计去年仅网综便有170多档,可播放量破10亿的不到10%。当节目制作成本水涨船高,广告商投放意愿和预算却逐年下降时,如何让金主爸爸们心甘情愿地掏腰包,成了他们最头疼的问题。 原创固然可贵,但谁也不愿轻易在一个全新的项目上下注。而一个已被验证的成功模式,则更能打动广告主的心。 还因为大众容易遗忘、行业对此的容忍度高。甚至不少观众抱着“我不管是原创还是抄袭,只要节目好看就够了”的心态。 于是,即便是刚开播就被指抄袭的《向往的生活》《中国有嘻哈》《偶像练习生》等,依旧在口碑、播放量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