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同意,越放肆!99.9%的App正在窃取你的隐私!
然而,这类原理的广告过滤App,却蕴藏这泄漏隐私的风险。利用网关接管你所有的流量,意味着它除了能对广告为所欲为,对其他流量也能够为所欲为。而事实上这类App也没有令人失望,爆出了暗藏恶意代码劫持流量的丑闻。 根据著名安全常识火绒的播报,广为流行的去广告软件AdSafe存在流量劫持的行为 手机上全局去广告App会用VPN接口掌控全局流量,理论上你上网干了啥都能被看得一清二楚 目前AdSafe等去广告软件在安卓上也存在对应的版本,这类App会利用VPN来建立安卓的本地网关,有能力劫持流量。 安全/杀毒App 无论在PC还是在手机上,安全类软件所获取权限之多,已经能在各类软件中名列前茅。 在手机上,如果系统已经root了,那么安全软件更是能够为所欲为, 某个安全App甚至爆出过私自修改Recovery分区、导致ROM无法正常升级的恶劣事件。安全软件的节操是否信得过?起码注重保护隐私的苹果对它们说不。 某安全厂商就出品过破坏Reocvery的产品,你放心把隐私交给如此节操的厂商么? 网盘/云备份类App 这类App可谓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之一了,随时随地联网被数据备份到云上,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 这的确能够带来很多便利,例如可以方便地在多平台同步资料,能够无缝更换新设备使用,但是,这从客观上也给隐私带来了风险。 事实上,网盘/云备份数据泄漏的事故,也并非没有发生过。 这些事故一部分源于人们的使用疏忽,例如使用云备份功能时,没有将备份设为私密数据,以至于在搜索引擎中就能够找到大量隐私; 找这些数据的一大经典方法,就是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来自iPhone;来自DCIM;等关键字。 网盘使用不当,太容易泄漏隐私,分分钟变陈老师,使用必须要慎之又慎 除了人们使用不当,云服务商的疏忽也会导致隐私泄漏。 智能设备及其App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物联网渐渐成型,智能设备也越来越多进入到千家万户中。配合App,智能设备的确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事情,但是不少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些智能设备及其App,其实是天生的隐私扒衣者。 一方面,智能设备们往往拥有出色的隐私数据收集能力,无论是智能手表上的生物感应器、扫地机上的激光探头,还是智能摄像头的红外夜视模式,分分钟就能比天天都赖着你的女朋友更了解你。 其次,配合App,智能设备是你隐私数据的积极传递者,敢把智能旗号打出来的产品,基本上就敢往网上上传你的隐私数据。 智能设备是天生的隐私收集者,家里什么布局、每天走多少路、睡多久,都能记录得一清二楚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