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与“网上冲浪”的那些年
蓝极速事件带来全国性网吧整顿潮。2002年9月,《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出台,规定未成年人禁入网吧。2003年4月,文化部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连锁经营管理的通知》,宣告网吧进入管制时代。2007年初,14部委联合发布各地不得审批新网吧的通知,网吧牌照审批正式宣告冰封。 尽管通知明令禁止新网吧开业,但仍有大量黑网吧悄然出现并隐藏在城中村、居民楼内。 黑网吧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很快,网吧所受到的监管越发严格,各种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监管趋严,让曾经座无虚席的网吧开始出现空座。 更大的冲击则来自个人电脑的普及。2006年开始,我国个人电脑开始普及,价格也在竞争中下跌。 “以前配置一台电脑得近万元,现在最多五六千。”曾在电脑城工作的马飞回忆道。价格的下滑让曾经遥不可及的电脑成为家庭寻常电器。家用电脑的普及,也让网吧生意逐渐萧条。 2012年,网吧行业再次遭遇洗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始普及,让网友进入了移动时代,注意力从电脑端转向移动端。全国网吧数量首次出现下滑。 据文化部《2012年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网吧数量为13.6万家,比2011年减少6.9%,是自2004年以来网吧数量首次呈下降态势。 随着网吧产业的变化,几经思索后,刘刚决定将网吧转手。 行业转型与“意外复苏” 经历了漫长的6年冰封期后,2013年,文化部宣布解禁单体网吧的审批。 一年后,文化部、工商总局、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发出通知,调整网吧行业管理政策,全面放开网吧审批,并力推网吧行业转型升级。 据媒体报道,早在2009年,网鱼网咖创始人黄锋就提出“网咖”的概念。 所谓网咖,是指网吧和咖啡厅结合体,其最大的目的在于为商务人士提供舒适又快速的上网环境。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