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这六年:抱负、暴富与饱腹
不像黎贝卡和石榴婆那样有对时尚领域有深厚积淀,徐妍需要从头来过。她把“石榴婆报告”里一篇关于全世界从A到Z的包包的科普看了一遍又一遍,睡觉前也在背,醒来继续记哪个包是什么名字。几个月之后,她能认得所有的包包了。 转型初期,粉丝不能接受,尤其是男粉。每天掉的粉比公号狗一周脱的头发还多得多,甚至要承受网络暴力。但是,连自己都能战胜的人,还有什么战胜不了。 将头发染成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徐老师,带领妍媸文化公司里一群年轻热血的孩子,不回头地向前走去。 那一年的5月,罗振宇团队正式推出了得到App,同年12月,李笑来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订阅突破10万。 碎片化的知识付费,评价一直褒贬不一。听几段音频就能实现财富自由?未免太过浮躁。但这个需求是巨大的,苦逼的中产阶级渴望缓解内心焦虑,哪怕是一剂麻醉。 罗胖的朋友樊登,在知识付费领域迈的步子更大。樊登读书会每年解读50本书,会员费365元。每当有人质疑这是“快餐式”的知识,樊登用特蕾莎修女的故事来回应: 特蕾莎在大街上给灾民发免费粥,有几个青年走来说“这样是不的,治标不治本”。修女问,“你有更好的办法吗?”,青年回答“没有”。修女说,“那你们还不来帮忙”。 2016年的最后一天,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上,他提出了一个理论:国民总时间。 把所有内容、娱乐产品都归结到同一个竞争轨道上:本质上都在抢用户的时间。 用户的时间是有限的,内容产品扩张的需求却是无限的。 危机四伏的公号池子里,不加速蜕变,就等于自取灭亡。 2017年:惊雷
2017年1月9日凌晨,微信小程序上线,让迎来五年之痒的内容创业者,有了新的畅想。许多人摩拳擦掌,希望就像五年前抓住公号红利一样,抓住小程序的红利。 上半年的一颗重磅炸弹来自咪蒙,在GQ的一篇深度报道中,一个不经意的句子引发了全行业的热议:“助理是她在《南方都市报》时的实习生,如今月薪五万。”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