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摆一周年,滴滴顺风车复活前夜
曾经把搭乘顺风车比喻为“像咖啡馆、酒吧一样,是非常有未来、非常sexy的场景”的前顺风车事业部总经理黄洁莉,因乐清事件被免职。也因此,滴滴永久下线了顺风车的社交属性,并抹掉了如“颜值爆表”、“长腿MM”等个性化标签。 根据滴滴顺风车产品负责人何棣透露,滴滴顺风车女性车主占5%,女性乘客超过半数。这种性别不对称,也加大了司乘关系冲突的概率。在媒体开放日当天,滴滴顺风车公开了女性专属保护计划,包括行前防挑单模式、全程女性专属安全助手,及特殊场景保护升级三项。 作为撮合信息平台,顺风车所面对的既非身着得体的高素质白领,也并非全部都是循规蹈矩的普通工作者,而是处于各个阶层,出身于不同生活环境的万千众生。在少则几十分钟,多则几个小时的私密、陌生的乘车过程中,司乘关系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会发生更多难以预测的情况。 前不久,滴滴发起了一则公众评议话题,就是男性开顺风车是否需要异性亲友“担保”,有人认为人际关系“担保”能起到有效监督和震慑作用,也有网友指责说是矫枉过正。不过一个好的现象是,滴滴平台正全方位考量乘客的人身安全。 不遗余力地应对人性之恶,成为顺风车平台升级的重点。其实技术无论有多完备,客服和审核流程有多缜密,仍然很难保证100%的安全。 在这个环境之下,顺风车领域内的平台增多,反而会弱化单一平台安全环节的壁垒。这也意味着各平台为了保障安全而做的诸多升级,或将见效甚微。 如果人性没有回归,复活后的滴滴顺风车面对的还会是当初的江湖。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