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造车,无关信仰
2014 年,索尼宣布将车载 CMOS 图像传感器商业化,尽管在相机、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在汽车领域,索尼是一个完完全全的新手,也是后来者。怎样‘居上’,是他们考虑最多的问题。
索尼欧洲 BV 汽车传感器销售和市场营销人员本桥悠一说到,索尼在车载图像传感器上做到的‘平衡’,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首先,它需要 HDR(高动态范围图像),从黑暗的地方突然遇到了强光照射的情况,这项技术能够让画面保持的很好;另外一点是闪烁控制,(拍摄 LED 光源时)为了消除闪烁,需要增加曝光量。但是,如果延长曝光时间,则下次可能会发生过度曝光。关键是要权衡,这是很难平衡的特征。’本桥悠一表示。前一项被索尼称作‘单曝光动态范围扩展技术’,也是索尼认为最拿得出手的差异点之一。 一方面自己造出了优秀的作品,一方面是动辄百亿的造车资本,论谁都会在其中摇摆不定。1947 年出生的詹姆斯·戴森在其 69 岁那一年决心造车,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宣布暂停,戴森除了生产吹风机和吸尘器之外又多了一个新角色:固态电池供应商。 有了及时止损的前车之鉴,索尼在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里放开手脚,或许是更正确的做法。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