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者到竞争者,智能汽车产业“长沙模式”走的什么捷径?
以“头羊计划”为例,聚光灯都打在“头羊”企业身上,那么产业生态的活力应该如何激活?按照“头羊效应”的解释,头羊带着羊群吃草,头羊是标杆,那些跟在头羊身后的羊群虽然无法成为主角,但也有草吃,即产业链的基础层企业在实现“两区一市”目标的过程中也能实现自我价值和产业价值。 2、用正向盈利验证场景落地的成效与价值 新技术落地是否成功主要从两个维度进行考量,效率和成本。 目前长沙在场景导向下,虽然已有像Robotaxi这样不少具有示范效应的场景落地,平心而论,部分场景仍然处于探索的过程中,无论是效率还成本还无法达到替换传统技术和原有生产力的程度。 如果将正向盈利作为体现技术价值的标准,那么智能汽车和能驾驶还需更多的时间和探索,其中既有技术精进进化的维度,也有运营模式升级迭代的维度。 3、产业生态还缺车联网硬件制造最后一个闭环 智能汽车产业最终还是要落到汽车上来,现在长沙产业生态虽然已经非常完备,但还有一个最大的BUG,即缺少具有领先意义的车联网硬件制造厂商,没有形成产业的最终闭环。 在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下,智能汽车会像电脑一样,分成多个模块,事实上长沙的产业生态已经涵盖了智能汽车的各个模块,唯一缺少的是将这些模块硬件生产制造出来的能力。 无论是通过引进还是自主孵化培育,对于长沙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征途。 对此,用一句“少年,山高路远,请去拥抱你的星辰大海”作为结尾,送给长沙。 最后彩蛋,看看长沙的智能汽车产业这几年来到底有哪些值得记忆的事件。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