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让快递业务量翻倍 月薪过万仍招不满人
应对高峰值、大流量、超强度的巨大考验,设备场地和人员的准备是基础。这个场地是申通公司在广东省最大的运转中心,为了应对今年“双11”的大考,该转运中心从开始建设到投入生产用了不到70天,操作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引进了3层交叉带、摆臂、伸缩机等自动化分拣设备,相比原场地产能提升了50%。 与此同时,各家快递公司通过增加航空网和高铁网新的运营模式,实现了多式联运的继续加码,整体快件消化能力超平日的2倍。 海外线上订单井喷 海外仓轮番爆仓 “双11”是全球消费的井喷期。除了进一步激活内需,也带动了中国商品在海外热销,不仅让中国经济加快动起来,也让世界贸易活跃起来。“双11”期间海外物流的情况又如何? 曹光是某国际物流公司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为了应对今年的“双11”,她们投资近3个亿,从仓储、设备、人力、运力等方面,对国内外的分拣中心和海外仓进行全面扩容和数字化升级,但让她没想到的是,今年“双11”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从11月1日开始,德国仓和日本仓轮番出现了爆仓的情况,进口业务的单量比预期翻了几番。 记者来到位于深圳机场附近的某国际物流公司的分拨中心,一袋袋的货品被工作人员按国家分拣好正装车发往海外,在“双11”前夕,这里的分拣量是平日的13倍左右,出仓库高峰期将集中在11月18日、19日、20日三天时间,他们将增加1000人的临时员工,延长工作时间,来应对增加的件量。 今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场景进一步加速向线上转移。这种趋势在即将到来的“双11”和圣诞购物季期间将更加明显。除了传统的包机模式,载运跨境电商出口包裹的集装箱成为今年的亮点,出口包裹从仓库随时发运到阿拉山口综保区,海关通过电子清单方式审核放行后,集装箱从综保区出区后直接从铁路站发运欧洲。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