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怎样实现
WEB浏览器作为客户端的优点是使用简单、灵活,但由于大量的计算任务在服务器端进行,对服务器端的性能和系统配置要求比较高。因为所有的系统功能全部在服务器实现,因此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比较复杂,需要充分的系统冗余才能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全部使用WEB技术来做弱电系统集成在工程上不太现实,通常的做法是把WEB客户端作为传统C/S系统结构的一种补充,在WEB客户端上只进行信息的浏览,而不做涉及重要信息点控制的功能,从而避免WEB客户端安全性不强对集成系统整体性能的影响,而又可以充分利用传统集成系统分布式或集散控制的优点。
目前,许多智能控制产品的控制模块或处理单元已经内置了基于TCP/IP的HTML或XML接口,为WEB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把传统的C/S模式中的服务器分解为一个Web服务器和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服务器,客户端不再与服务器直接相连,而是与Web服务器相连。Web服务器再与数据库服务器相连,成为三层结构的Intranet网络结构的集成系统,或称为B/S结构的集成系统。这是一种很好的集成模式,是将来系统集成发展的方向,但目前的情况是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而支持这种技术的产品不多,且并不够成熟。
要想全面应用该技术,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主要原因是没有统一的通信标准,在集成平台下的各种产品的互换性不能保证,系统规划复杂,不利于工程实施。
中间件技术在基于WEB的系统集成方面的研究,将使B/S集成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对一般B/S模式下的跨平台、多协议、多编程语言、繁杂的网络程序设计、管理,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数据分散处理的不一致性问题、性能和效率问题、安全问题等等,中间件将它们简化为统一的软件编程接口,方便了应用程序的编写,屏蔽了下层的通信问题。
目前情况下,还需要等待集成系统中间件产品的推出,还不能达到工程应用的程度。
8. 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
8.1. 系统模型建立
以弱电集成系统为核心,以可靠性原理为依据表达弱电集成系统与子系统及被控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来建立整个弱电系统的完整模型,这个模型应该是可维护的。
8.2. 建立设备档案
对整个系统模型中的各个设备及元件建立档案,是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与设备及元件相关的固定信息,比如设备编号、名称、制造商、出厂日期等,准备与弱电集成系统信息建立联系。
8.3. 建立关联
建立关联是建立与弱电集成系统有关的通信路由、设备状态信息、运行时间等与相对应档案的关联,将这些动态信息通过弱电集成系统自动写入档案。
8.4. 建立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根据需要进行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基本功能如下:
节能控制
根据从各个系统获得的信息,进行更高级的控制,不局限于子系统的控制功能。
最佳运行优化
根据设定的策略,进行运行优化。
紧急事件辅助处理
针对可能出现的火灾和有害气体侵害,建立紧急事件处理预案,辅助进行相关系统设备的开启或关闭,并给出疏散路线,病进行引导。可选择进行自动预案处理或手动预案处理。
系统可靠性分析
系统根据系统记录的历史信息和建立的系统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并给出分析结果。
故障预测
针对呈现的问题,系统进行故障的预测,辅助维护人员寻找故障源。
维护计划编排
根据可靠性原则及历史记录分析结果,自动编排系统及设备维护计划,指导维护人员的工作,并进行备品备件的自动推荐。
9. 关于项目的实施和管理
大型会议展览中心弱电系统集成及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甲方、乙方、各个子系统、设计院、工程监理、顾问等,协调任务重,接口测试内容多,软件编程复杂,工程实施难。必须从宏观上理顺项目的运做机制,给予系统集成承建方充分的权利,使其能够获得必要的用于集成的信息。
不管是自顶向下集成,还是自底向上集成,都必须保证项目实施各个环节工作有效。
要制订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方案,并保证能够按照计划完成每个阶段的工作。由于弱电系统集成不是传统的设备安装项目,必须找到每个工作阶段能够考察和检验的工作结果,并使这些结果有效、真实。
影响弱电系统集成进度的关键是被集成子系统承包商工作界面的协调和子系统硬件及软件接口的协调与连通,合理的项目管理方法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制是项目成功的保证。
智能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管理功能的完成要经过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规划设计,由于涉及到可靠性原理及管理策略的设计,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将任务细分到位,要有科学的软件工程质量管理方法来保证管理功能的实现。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