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评网购好评返现 不要让消费者贱卖评价权
发布时间:2021-11-06 13:33:09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双十一第一批包裹收到了吧? 商品还满意吗?评价了吗?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网购调查活动, 结果发现,不少商家通过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 诱导消费者对产品作出非客观评价。 在本次调查的600款样本中, 有85款样本附有好评返现卡, 即约15%的样本
“双十一”第一批包裹收到了吧? 商品还满意吗?评价了吗?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组织开展了网购调查活动, 结果发现,不少商家通过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 诱导消费者对产品作出非客观评价。 在本次调查的600款样本中, 有85款样本附有“好评返现卡”, 即约15%的样本存在违法诱导消费行为。 “亲,给个好评,为您返现哦!” 商家的“好评返现”行为, 广大消费者并不陌生, 比如,在收到快递和外卖时, 包装里常常夹着一张小字条, 要求五星好评, 承诺给消费者返现金。 表面上看, 消费者写几句话就能获利, 降低了购买成本; 商家也能以回馈消费者的名义, 扩大销量,提高知名度,实现“双赢”。 如果商品和服务的质量确实好, 照实好评,倒也无妨。 但一些消费者为了小利动了心, 违心给出了好评。 另外一些消费者看到好评后下了单, 结果被带进坑里,蒙受金钱损失。 其中部分消费者为了“减少损失”, 继续违心好评。 如此循环往复, 获得虚假好评的商品大卖, 卖家的推荐位置得到提高。 而商品质量的真实信息被扭曲, 后续消费者的知情权持续被侵害, 导致买家与卖家、买家与买家之间的信任崩塌, 最终受害的是所有消费者。 “好评返现”本质上是虚假宣传, 属于用金钱收买和左右消费者手中的评价权, 看起来像变相行贿、“权钱交易”。 每次违心好评、每次几元钱的红包看似无关痛痒, 但积累起来对整个电商行业的发展危害甚广。 评价机制的产生, 客观上促进了电商的发展。 消费者手握评价权这个利器, 可以促进商家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 让彼此关系更加和谐。 可“好评返现”出现后, 扭曲了评价机制的初衷, 使其可信度大打折扣。 长此以往,极可能造成“劣币驱逐良币”, 让玩弄手段者获利, 让诚实经营者吃亏, 买卖公平的原则、法律法规的底线被突破, 评价制度的公信力被蚕食, 把电商市场推向恶性循环, 对更多的商家产生不好的“信号”作用。 “好评返现”不是新花样,而是老顽疾。 我国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明确禁止虚假好评。 可偏偏有一些商家为了短期利益,甘愿铤而走险。 遏制这种违法现象, 需要对商家和消费者双向发力。 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加大监测和处罚力度, 充分发挥举报机制和黑名单制度, 力争及早发现问题并积极干预, 把违法违规者“罚得肉疼”, 比如没收保证金、冻结交易资金,关停封闭店铺等。 广告 此外,不良竞争机制的产生必有其土壤, 在不少平台上都有这样的影子, 比如美食、景点、医美等消费的评价。 平台作为拥有技术和数据优势的一方, 应切实履行好平台责任。 否则,错误的推荐或定价, 个别或局部商家受益了, 必然有更多商家和用户利益受损, 这是“零和博弈”, 甚至“负和博弈”, 无法做到“全局最优”。 评价机制的健康运行, 是电商经济的根基; 评价机制的失真, 将反噬电商经济的发展。 广大消费者应坚持原则, 对诱惑不动心,不配合, 做真评价, 莫为了蝇头小利推波助澜。 净化评价体系,不让“好评”失真, 让我们共同努力!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