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快手之后 谁是下一个流量金矿?
尽管从估值的角度,一个全民UGC的平台往往更有想象力。但是实践中,很多声称UGC的平台最终都免不了PGC化。当然,这里的PGC未必是平台主动雇佣的“写手”们,而更可能是各个平台上的做号者们,“薅流量的羊毛党”。 在中国,PGC几乎必然长远压制UGC,原因一是专业生产内容者更容易获得流量,更知道怎么抓住用户G点、流水线一般地生产爆款内容,这个优势“有感而发、即兴创作”的UGC们不具备;二是专业内容生产者持续生产的动力更足,往往已经建立了围绕内容流量的“赢利链条”,这比单纯凭兴趣情怀的UGC们会好很多。 即便在微信这样的平台,转发分享PGC内容越来越多,原创热情相对降低,也是一个可见的趋势。 从PGC运营开始切入,往往短期内就很容易完成社区的冷启动,但是长远看却常常可能扼杀了大众UGC参与的氛围和热情,不大可能形成生态。但是从UGC切入,免不了陷入信息噪声的苦海,最终往往逐步PGC化。 正因为这五个原因,传统社区们几乎完全无法抵御“盛极而衰”的宿命,当大量用户涌入、数据达到最高点时,各种潜伏已久的矛盾问题纷纷爆发,事实上下行曲线已经悄悄开始。 新一代内容社区可以逃脱这种宿命吗? 十、演变:过去与未来 回顾历史,社区一直在进化。 第一代社区,就是传统的论坛BBS,其特点就是“版主推荐”。版主置顶了,版主加精了,版主发起活动了……但是版主的能力永远是有限的,面对千奇百怪的需求也往往众口难调。于是一旦海量用户和信息涌入,他们就hold不住了。 第二代社区,是微博、instagram这样,其特点就是“社交推荐”。你关注不同的大V,看到的东西就会不一样。但是这样的社区很容易被“做号者”钻空子,最后变成僵尸粉和水军们的乐园。同时,话语权迅速向KOL集中,一样导致大多数用户毫无存在感和参与感。 那么现在正在崛起的新一代内容社区,则很有可能是“算法推荐和社交推荐的统一”(甚至更偏向于算法),从而作出今日头条版的内容社区。比如在快手上,平台根据你的爱好推荐相关的短视频,而你即便没有海量粉丝,也可能因为内容标签而推送给对应的用户群,从而获得很好的传播。 这样一来: 1、feed流里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信息都是他感兴趣的,减少了信息噪声; 2、KOL们看到的也是他感兴趣的,觉察水化、蒸发冷却的可能性降低; 3、话语权就不再只是向大V集中,新人只要内容质量过硬,一样有出头机会。 看起来,问题迎刃而解了,但是,算法推荐一样有它的局限: 1、任何算法都必须以一定的数据量为前提,否则毫无意义。也就是说,你必须已经取得较大规模的用户、积累了一段时间的用户使用,这个算法才准的起来,更何况很多内容很难CTR、贴标签。 2、算法推荐很容易带来茧房效应,当发现用户对一类信息感兴趣后,就拼命推送这类信息,而失去了更大范围的丰富可能,人的视线越来越狭窄单调。从实践中看,无论头条还是快手,这种做法最后都可能导致平台的low化,就是渐渐用户看到的都是最浅显通俗、简单粗暴的内容,因为这些是最容易在短期内“抓住人性”的。 从这个角度说,算法推荐怎么玩?算法推荐和社交推荐的权重怎么做?问题还很多,但并不妨碍内容社区的大时代扑面而来。 十一、趋势:独角兽的黄埔军校 回到开篇,为什么说“内容社区”很可能是未来呢?在这个未来中,会不会出现更多知乎、快手这样的独角兽呢? 有几点值得关注: 1、微信朋友圈可能即将开始“下行曲线” 有没有注意到,当微信开通了“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后,很多人毫不犹豫地启用了这一功能呢? 事实上,这是微信Snapchat化的重要表现,如果说过去的朋友圈就像是Facebook的个人主页,是你自己的展览馆;那么加上这一功能的朋友圈开始变得像Snapchat的Story功能,越来越迎合“注重隐私、惧怕社交压力、喜欢删掉过去状态”的年轻人们。但为什么朋友圈会忽然触及隐私和社交压力呢? 因为今天的朋友圈已经不同以往,不再是最亲密的私人关系,每个人的微信中都涌入了父母、同事、领导、生意伙伴……等各种各样的关系,即便好友分组也处理不过来。 于是,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在朋友圈说话,分享别人的文章和晒出正面成功的自己,变成了最保险的选择。 虽然朋友圈是去中心化的,但伴随着用户平均好友的增加,信息噪声、蒸发冷却、参与降低……这些传统社区的问题都出现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微信好友的增加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快慢早晚而已。我们可以推断在不远的未来,朋友圈的feed流吸引力将一步步下滑,人们开始有时间去关注其他的feed流。 2、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参与感太弱 朋友圈之外,另两种主流的feed流就是“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和“头条为代表的内容平台”。但是他们的问题是一致的,大多数人只能成为默默的围观者,很难找到参与感和存在感。 基于1和2,内容社区作为“调性更精准”、“参与感更强”的feed流,有明显的竞争力。这是从产品体验的角度,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是社会趋势: 1、熟人社会的瓦解,陌生人社会的到来,这一点在一线城市已经非常明显,未来会向二线延伸。从一个更长的曲线来看,“弱关系”的作用会日益明显,而内容社区是弱关系发酵的主要场合之一。 2、人群逐步分裂,呈现圈层化的特征。伴随着阶层的分化和固化,我们越来越难以找到那个统一的主流,我们的世界将被更多的兴趣和亚文化圈子分隔,这给社区平台们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二次元们在b站集结,三观共鸣爱好者在朋友印象,长内容粉丝们在知乎和简书,追求美丽精致生活的妹子们在in和小红书……中国人太多,搞定一类人,可能都是千万上亿的规模。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