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期间,面对美团点评的进攻,背靠阿里的饿了么表现出色,守住了自己的阵地。根据相关数据,截止2017年6月,饿了么业绩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公司员工超过15000人的大团体,其在线外卖平台覆盖了全国2000个城市,加盟餐厅130万家,用户量达2.6亿。
但对于意图在未来抢占线下风口的阿里而言,促进饿了么与阿里生态的深度融合已经是迫在眉睫。今年4月份,阿里巴巴、蚂蚁金服与饿了么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已经签订收购协议,将联合蚂蚁金服以95亿美元对饿了么完成全资收购,并由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王磊出任饿了么CEO。
据介绍,此次收购完成后,阿里巴巴将以餐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切入点,以饿了么作为本地生活服务最高频应用之一的外卖服务,结合口碑以数据技术赋能线下餐饮商家的到店服务,产生化学反应,形成对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全新拓展。
同时,饿了么依托外卖服务形成的庞大立体的本地即时配送网络,将协同阿里新零售“三公里理想生活圈”,盒马“半小时达”和24小时家庭救急服务,“天猫超市一小时达”,众多一线品牌“线上下单门店发货二小时达”等一起,成为支撑各种新零售场景的物流基础设施。
“本地生活对阿里是非常重要的入口,阿里从实物电商到数字电商(大文娱),再到本地服务电商,是一脉相承的事。阿里所有都围绕消费者和商户的商业互联网化,只是场景不停在变。”
至此,阿里已经将所有的筹码摆好,准备投身到残酷的线下入口争夺战当中。
入口卡位战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美团点评的快速成长与边界扩张,对于阿里而言,是一种威胁。
2017年10月,美团点评宣布组织架构升级,正式成立大零售和出行事业部。在原有的餐饮、到店综合、酒店旅行三驾马车基础上,全面升级成为到店、酒旅、大零售、出行四大版块。紧接着,美团点评孵化了生鲜品牌小象生鲜,加大对无人配送的投入,并推出了美团闪购.....
随着美团IPO的加速,阿里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选择在此时成立本地生活控股公司并独立融资,在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与美团竞争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而阿里要想打好争夺本地生活入口的卡位战,就需要饿了么与口碑形成合力。
目前来看,自收购以来,饿了么凭借阿里系生态资源,今年二季度App月活跃用户增速有了大幅提升,新零售交易额更增长45%,增速远高于传统餐饮外卖市场。据报道,入夏以来,饿了么在上海、杭州、南京、成都等十余座城市的市场份额均有快速抬升。
进入2018年,口碑正式进入阿里新零售体系,结合新零售负责阿里到店服务业务的拓展,并以智慧餐厅、手机扫码点单与预点餐为突破口,抢占市场。目前口碑已与五芳斋、味多美、船歌留夫鸭等多个餐饮品牌合作落地智慧餐厅,口碑App手机点单服务也在全国迅速铺开。

在规模近4万亿元的餐饮行业,试图“连接一切的人与服务”美团点评,与主打新零售战略的阿里之间,必有一战。那与美团相比,饿了么+口碑获胜的可能又在哪?
对此,饿了么方面回应称,与美团相比,饿了么+口碑形成的生态协同能力是竞争的关键。在阿里生态体系内,口碑和饿了么在会员、消费者洞察、商家服务、产品技术、即时配送能力等等方面和阿里生态的其他业务有着很大的协同效应。
在王磊看来,未来竞争的核心看谁的生态能力更强。
“如果说之前的餐饮外卖竞争是在上半场,是初级的竞争,主要在补贴、BD、拉新店,那么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的下半场才刚刚开始。”
(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高梦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