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剧里加入了黑科技,这下没理由说自己看不懂戏剧了
空姐说: 又到周末了,地球的朋友们都相约去看电影了, 不过空姐觉得总看电影有点俗了, 今天来个高雅的, 莎士比亚戏剧。 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这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句。 这个问题你有没有经常询问自己。 2016恰逢莎翁逝世四百周年, 莎剧最著名的表演团体皇家莎士比亚剧团 决定将他极富想象力的一部作品《暴风雨》再搬舞台, 他们联手英特尔和Imaginarium工作室, 使用最新的动作捕捉技术, 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演绎。 莎翁剧的新玩法 ▽ 这次演出所用的技术由Imaginarium工作室开发, 该工作室最擅长的就是把艺术作品和数字应用整合, 它利用来自全球的最新表演捕捉技术——VFX和实时动画, 并且配合英特尔的高端处理器, 用科技手段注入了很多经典元素。 整个技术的原理是: 通过动作捕捉技术抓取演员的动作和表情, 经过专业工作站的实时渲染, 使演员的完整表演能转化成数字角色, 最后通过27台高精度投影仪投射到舞台上。 这次表演中,动作捕捉技术主要用于精灵Ariel这个角色, 扮演者需要穿上特制的用于动作采集的紧身衣, 找块地方煞有介事的搞点动作, 脸上要被挂上密密麻麻的白色感应点来捕捉表情, 当然感应点越多效果就会越逼真。 如果不挂点点,那就需要相机来凑, 这对于喜欢拍照的人绝对是一次管够~ 据说仅仅是Ariel这一个人物的现场化身就有超过200000个“独立文件”来支持, 制作Ariel动画效果的PC内存是送人类登月的那台计算机内存的5000万倍! 并且舞台上的人物化身都有336个关节…… 光看这数据就足以让人一脸懵逼了 最终呈现的现场效果非常惊人, 仿佛被带入一个神圣的魔幻世界, 让人沉浸其中虚实难辨, 堪称超乎寻常的视觉体验。 把莎翁剧拍出魔幻感, 不知本尊会作何感想~ 特效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影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并且加强视效体验会成为未来电影发展的新方向。 前不久上映的《爵迹》是国内首部全程运用CG技术呈现的真人特效电影, 其中演员们的拍摄过程就应用了类似的动作捕捉技术, 算是一部偶像巨制在技术上的突破吧。 不过最终的效果就不多说了, 你们都懂的… 可见要想达到完美的特技效果并不是什么容易事。 此外,大家熟悉的《阿凡达》、《魔兽》等影片 都用到了类似特效技术, 《阿凡达》制作过程也使用了CG技术 《魔兽》真人CG技术 不过,阿祖在《魔兽》拍摄实景中的这个神态, 让我们看到了宇宙男神的另一面。 我们习惯的吴彦祖是这样的, 这样的 在《魔兽》拍摄实景中他是这样的。 最后我们要向这个, 将特效技术应用到舞台剧的大胆革新致敬, 为莎翁逝世四百周年, 为技术促进人类艺术的进步。 END 文字均为钛空原创 钛空生存法则: 不要排斥新技术,好好的利用它,将会让你的创意无限放大。 搜索微信号:钛空(ID:TiKong-Life),或扫扫二维码进入钛空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