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波叱咤风云的 90 后创业者现在都怎样了?
年轻人创业就业经验分享 温城辉:现在很多人公司的员工大多都是 90 后,包括 95 后也快毕业了,关于年轻人的创业还有他们的就业,大家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余佳文:几年前我们几个刚出来创业,特别是我,就像跳梁小丑,在很多场合说过“一定要用 90 后员工”。当我真正把公司从亏损做到盈利之后,就会思考的特别多。 现在的超级课程表有超过50%的员工已经不是 90 后了,尤其是核心高管团队,基本上都是84、 85 年左右的,甚至还有 79 年的。在跟他们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阅历还是很重要的。 一家公司从开始的高速发展,到走向商业化以后,需要用到更加成熟的前辈们。在真正商业化盈利以后,重要岗位的经验和年龄真的很重要,我在创业早期吃的一个大亏就是挖了很多年轻人,而对于前辈们的敬畏之心基本没有。 关于对 90 后创业和就业的建议,我倒觉得应该根据你自己想要的东西去做决定。说得难听一点,如果温城辉说你可以创业,你就敢去创业吗?这是不一定的。 包括以后我有小孩也会告诉他,安身立命之本很重要。当年和我们一道出来创业的,死了很多家公司,今天他们在哪里,他们会不会安心找一份工作去做,还是去讲成功学?所以安身立命之本很重要,我希望每个年轻人都能有一技之长。 章晋源:我的履历和在座各位都不一样,我算是非常正常的履历,在清华经管读完书之后进了外企,后来再去创业。我一直贯彻对所有事情,所有行业持之以恒的看法是六个字“以奇胜,以正合”。 作为 90 后,我们的优势可能在于更懂年轻人的市场,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等,但真正能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一定是堂堂正正的正面决战,包括创业和求职都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需要有一些激进或者创新的想法,但是能决定你走得远、爬得高的永远是内功和基本功,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家公司来说也是这样。 陈安妮:可能对于不同的行业都有不同的用人方式,对于快看漫画来讲,我们做的很多事是关于创意的,快看漫画90%以上的高管也都是 80 后,甚至是 70 后,但我们依然坚持在一线使用最年轻的人去做执行。因为当我们在想运营创意,或者做一些有意思活动的时候,更应该由这批年轻人去做。 所以,我觉得应该是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选择。 另外,今天的企业竞争力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的企业是靠管理制度、流程来加强企业的稳定性,但今天如果是在创意行业,企业的竞争力一定在于如何创造更好的环境容纳更多不一样的人才。管理一个团队或者一家企业, 80 后甚至 70 后是更有经验的,但在文化和创意方面,很多 90 后的想法远远超过他们。 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一个人的力量甚至超过一家企业,我看到很多网红一年赚的钱比一家上市公司的利润还要多。所以,对于一些非常有价值的创意性人才,我们很难用 90 后或者 80 后来定义他们,这时候企业如何创造足够包容这批人的环境很重要。他们也许并不适合在企业生存,但是又需要和企业合作,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讨论人才问题的时候已经除去 80 后、 90 后,而是将什么样的人放到什么样的位置上。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