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KTV火了,但腾讯早有个4.6亿用户的产品正等着这个风口
全民K歌,一款典型的腾讯社交链衍生品…… 要说用腾讯的好友关系链加持的新社交产品,那相当于从开始就拿了赛道的快车票了。 不过,长尾优质关系链的初期导入,并不是让产品本身就已经不重要了。腾讯自己把全民K歌这款产品评价为“极致体验,这很腾讯”,在设计上确实有一些新的尝试。 比如在产品的简单体验环节,就是录歌音质更好、产品更易上手。在一些细枝末节处藏着关爱用户的小细节,比如用罗马音唱外文歌,跳过曲子开始的音乐部分,唱词第一句打开原唱引导等等。 我使用了一会全民K歌,最重要的一个简单结论是——在全民K歌上听之前同学们、七大姑八大姨唱歌,我甚至都觉得唱得比之前意外地好听……那种感觉就好像你用美图秀秀修出来得图片,怎么看都是你最想要的样子。 在做好了这些基础工具属性之后,产品开始向社交化的方向尝试。 “有的时候用户也会提交一些强社交属性的需求”,随即,全面K歌开始迭代,添加了一系列的互动——私信、评论、送礼送花、视频合唱,内部自建大赛功能;直播——实时直播互动、在线演唱会等, 直播实时演唱本身也是唱歌一个自然延伸,是对异步唱歌能力的补充;在线歌房——在一个很小的圈子里面做一些演唱;短视频——能唱能演,哼两句也很瞩目,短视频还是可以很好的把低门槛的演唱以及有丰富的可供消费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的形态。 在这样的产品设计前提下,这款产品成为了一个融合音乐、直播、短视频的超级app,最主要的是它的人群覆盖面还超出其他工具、社交、K歌产品的范畴。 比如这里有唱军歌《军港之夜》的大叔大妈,有唱《逆流成河》的年轻小伙。这完全反应了全民K歌这款产品多极分化的现象。 官方给了一组数据——全民K歌用户集中在 13 岁至 22 岁之间,占据70%;反而黏性较强的用户年龄则是集中在 55 岁至 60 岁之间。大叔大妈和年轻小伙都有很强的支付能力。 而所有的产品,付费最终都源于关系链的导入。 商业化的根本,源自洞察社交关系链 基本上可以猜到,全民K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包括比如用户赠送的礼物、拥有更多功能的付费VIP会员、原生广告等等。 简单概括,就是付费合集、会员、广告以及O2O的合作。 抛开微信QQ好友导入的成份,在关系链上,全民K歌一直在做文章。 比如一个唱歌好听的人本身就有聚光灯效应,引来付费;而那些唱歌不那么好听的土豪用户,也为了让自己不甘下风,疯狂地刷着礼物……. 再比如,全民K歌也弄出了一个家族的概念,成立一个唱歌不那么好听的家族,因为家族荣誉感,自发的为家族做贡献,添砖加瓦…… 在培养音乐IP方面,则是和用户发生关系。比如全民K歌推出了草根明星的付费合辑分成。 而全民K歌也会和线下的一些渠道进行关系链整合,比如和友唱达成合作,通过线下miniKTV唱歌可以同步至全民K歌线上;而下一步是打通一些传统的KTV歌房,实现全民K歌平台和传统KTV之间线上线下流量之间的对流。 持续的生态补充能力,来源于腾讯继续在这款产品上添加的新功能,比如在这样的生态里,用户可以自行编曲写歌,全民K歌还能发展新歌发行专辑,对腾讯的大音乐生态做一个补充。 即使是将这款产品放到集团体系里,它都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存在——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