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全面收费能否成功,还得看马化腾
④算法孱弱:用户即使订阅,财新这种传统人工推荐的模式也无法保证用户的高效阅读,更别说精准匹配用户与内容。这很可能造成用户在花了几百上千元订阅后压根看不了几篇文章(这是目前付费阅读产品常见现象),而读者真正想看的内容即使生产出来也未必能出现在自己面前。 ⑤音频视频内容较少:有碍于财经内容的限制以及财新自身的原因,财新的付费音频、视频较为滞后,而这二者(尤其是音频)恰为目前内容付费主流,想想喜马拉雅、得到之类大红大紫的APP吧。 所以说,短期而言,财新要实现全面付费困境重重,这样的决定可谓非常激进甚至鲁莽。 但是,从中长期来看,财新全面收费能否搞成,还得看马化腾。 原因很简单,微信的付费阅读功能,足以凭借微信8. 89 亿的活跃用户,培育、健全付费内容市场和用户习惯。 要知道,对于内容的重新认识、对于内容创作模式的重新梳理、对于用户阅读习惯的重新培养,其中的任意一点都无法仅凭目前的知乎live或是得到、喜马拉雅之类的付费产品达成。(其实,财新总编辑胡舒立一直盯着微信,财新效仿公众号开通的打赏功能就是一个例子。) 胡舒立曾对媒体表示:我们希望腾讯的微信能够尽快收费。腾讯提供了有用的信息平台,将来一定会承认原创的价值。现在腾讯允许标注原创,我相信最后就能实现收费,从而帮助中国认定知识产权的价值,帮助读者设定知识的门槛,让读者明白要花钱才能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媒体收费难,财新何尝不知道。 今年年初,腾讯财经《财约你》主持人马腾曾采访华人文化董事长黎瑞刚(人称“黎叔”的他,同时也是财新传媒董事长),在被问到对于财新传媒的投资时,黎瑞刚坦言,平面媒体整个收入规模相对来说不大,“目前盈利说实在的也是比较困难”。 “媒体过去训练读者不需要花钱就可以看到精神产品,现在再收费,很多读者就难以接受。”她也曾如是对记者说,“但是我们觉得,财新还是要探索解决困难的途径。” 现在,他们迈出了新的一步。 凶险或坦途,都是在为身后媒体人探路。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