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的敲钟梦终成真 伴随争议趣店该如何讲故事?
除此之外,趣店手中的两块小贷牌照,已经触碰到了借贷上限的天花板。 2016 年,趣店通过两家主营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的子公司,分别获得了借贷限额 30 亿元和 27 亿元的小贷牌照。但趣店在财报中提醒,小贷牌照获得的借贷限额,已经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增长的需要。 趣店开盘表现良好 未来如何讲故事? 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类互金公司,目前仅有宜人贷、信而富两家。其中宜人贷上市首日开盘价 10 美元,当天两度跌破发行价;信而富首日开盘价6. 65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10.8%,此后股价曾一度破发。 这也为趣店的上市之路敲响了警钟,如何向投资者讲好故事成为关键。 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批准,趣店IPO融资 9 亿美元。招股书显示,趣店计划将本次发行所得款项用于营销、战略收购以及一般企业用途。 这与趣店削减销售费用的现状刚好相反。 2015 年趣店市场和销售费用为1. 93 亿元,在总收入中的占比为82%,可到了 2016 年,这两个数据分别减少至1. 82 亿元和12.6%。 2017 年上半年更是降低到8.2%,这一部分费用大幅降低的时间点,与蚂蚁金服投资趣店的时间点相吻合。 趣店对蚂蚁金服的依赖不仅体现在市场费用的减少。直至递交招股书时,趣店和来分期两个App都未在应用商店投放任何广告。据PingWest报道,罗敏甚至对支付宝之外的借款人渠道完全不感兴趣,唯一算得上大规模的市场推广,是群发广告短信。 新浪科技在支付宝看了一圈,仅在搜索框中的“支付宝热搜”一栏中找到了“来分期”的踪影。 此外,趣店在招股书中披露,CEO罗敏占总表决权的70.4%,对重要公司事务进行控制或产生重大影响,投资者可能无法影响涉及公司需要股东批准的重要事项,这或许也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判断。 成立仅三年半,趣店就已成功在美上市,但面对“校园贷”业务来自社会、监管层面的压力,以及对投资方蚂蚁金服的依赖性,未来又该如何讲好故事,成为趣店下一步必须考虑的问题。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