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总结:谈谈卡片式设计
大小的差异化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和风格差异,我们在设计时更多需要考虑我们设计的产品风格或气质是适合大圆角还是小圆角,而非依据一些设计网站上的流行趋势。因此基于不同的风格或者实际内容场景下进行设定才更为合理。 5. 宽窄间距对比卡片式设计相比拉通式设计更需要考虑设计中的透气感。在常规的规则下,对内容边距及四周边距进行调整,让内容之间具有较好的空间呼吸感,从而让设计得到留白的效果。 如下图对比案例,在基础删格不变的情况下,每个间距都在原有基础上扩大了12px(接近1.33倍),从而让内容具有较为舒适的宽度进行阅读 优点分析 选择某一种设计方式的重点在于我们了解这种方式的优点,并且可以把这些优点融合到我们的设计当中。 在项目设计中,我总结了几点卡片式设计的优点: (1)优化模块化,提升内容区域感 模块化的设计也是我们日常中会应用到的方法,结合卡片式的设计可以让模块化的规则变得更加简单,增加了模块之间的可复用性和延展性。而当内容较多的情况下,使用卡片式设计可以有效直接的形成区域分隔,从视觉感知上就对内容进行了分隔,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 (2)提升内容独立性 在组合型的内容设计上,使用卡片式设计可以让每个小块内容呈现相对独立的展现特性,结合模块化的设计,可以在一大片关联的内容中,做到既统一又相对独立。 (3)增强视觉空间感 卡片式的设计可以提升整体设计层次感,通过投影、前后颜色的设定,让内容与背景之间产生视觉空间感。 (4)增强视觉表现力 在设计中我们可以对卡片进行异形设计,用来达到我们想要的风格表现。当然在一个页面内尽量不要太多,尽量使用页面中的首个卡片进行差异化处理,让整体表现出一点不同即可。 (5)增强可点性 卡片式设计产生的空间感,让每个模块更加突出,相比扁平式的处理方式,卡片式从视觉感官上会较为突出,从感官上更具可点击感知。 缺点及建议 任何一种设计方式都会有其利弊,最终选择某一种其实不过就是当下最适合而已,而在尝试中我也总结了几点卡片式设计存在的一些缺点,当然只是个人的思考而已。 (1)横向空间利用率降低 卡片式设计的存在左右边距,因此在有限的屏宽内内容横向区域相比于拉通式设计有所减少,在内容较多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调小卡片左右边距。 (2)避免过多的层级 从整体来说,卡片式的设计本身就是增加了基础背景的层级表现,其视觉层级相比拉通式更为丰富,因此不建议在卡片上再二次叠加块状式设计,避免造成层级复杂。在项目中也会遇到内容层级需要多层级的表现,从中总结了2种方式:1.利用不拉通分割线;2.利用浅色背景底色。 (3)不适合长文或内容多的表达 若在设计上使用了卡片式的设计风格,但在一些长文表现的界面建议去除卡片。长文章的页面更强调阅读的沉浸感,用户需要更多的专注于文字,这时候无边的体验更适合。 (4)把握好界面的分区,避免过于拥挤的排版 卡片设计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感,但卡片与卡片直接也会有分隔,因此在设计时更应该对内容进行归纳,避免产生过多的小块卡片而导致排版过于拥挤、凌乱或者内容不够宽度展现。 最后总结(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