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流量时代,垂直类APP如何零基础探索产品商业化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启动商业化的背景在今年年中的时候,我们的UGC业务与社群业务发展迅猛,积累了大批忠实活跃的用户每天都来使用产品。彼时微信小程序推出了流量主广告,我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第一次接入了非品牌广告以外的流量主广告,发现每天进账的收入十分稳定,至此埋下了一颗变现的种子。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经常会研究应用榜top200以及上升最快速的APP,我们在长期观察榜单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 后流量时代,榜单上能霸占前200的要不就是5、6年前开始做存活至今成为巨头的APP,要不就是各家巨头的靠补贴用户的极速版本APP、要不就是去大量投放而来迅速上榜的APP(如:聚美优品旗下的刷宝视频、走路赚钱的步多多)。 这其中有3个APP很值得参考,分别是ETC车宝、趣专享、全球购骑士卡。 ETC车宝:就是装了ETC的车主,在过ETC闸口的时候,就会产生积分,并且APP会push告诉用户花了多少钱。因此作为一款不被卸载的APP,其刚需的场景让其成为一个天然的变现渠道,他们通过接入第三方流量主广告和自营商城实现变现。 趣专享是由久邦系的高管做的一款产品,久邦系的产品都有一个特点:极致的商业化与极致的用户收割。他们会关注整个产品的ROI,当ROI大于1的时候就会大量的去推广投放产品,然后会让用户看广告来变现。趣专享最早的时候是做0元购的,但是后来发现0元购回收成本太慢了就开始全面的转化为用游戏化+流量主广告来实现产品变现。 而全球购骑士卡则是一个以0元开卡,收取用户10元邮费为噱头,告知用户一卡打尽全网特权(如打折开视频会员、优惠充值、淘客),简单来说就是做一个资源整合与信息不对等的买卖,把市面上所有公开的特权SDK都对接了一遍,然后让用户买一个十块钱的会员,就可以使用上面所有的特权功能了。简单来说就是优惠权益版本的hao123。 明确商业化的目的对于整一个产品而言,我们的定位是一个连接汽车品牌厂商、买车用户、车主用户的的UGC型社区,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像工具类型产品或者纯变现类产品那样做极致的商业化,到处的插满广告,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克制的去尝试一些符合产品定位的变现手段。 商业化手段1:视频激励广告流量主广告平台市面上有很多,,而接入的思路也很简单:选1-3家主流的平台接入,对比每家相同点位的ecpm,然后选取最高的那一家给予大量的曝光。 主流的平台有:微信小程序的官方流量主广告。 APP的则有:
一般来说结算形态以5种形态呈现:
常规的标准广告位一般有: 一般来说开屏广告是除了视频激励广告以外能获取最多收益的广告类型,适合所有类型的APP接入,但是随着现在广告平台的鱼龙混杂,各种乱七八糟的广告素材充斥其中,贷款类的、减肥类的、交友类的广告素质较low,容易拉低产品的调性,所以我们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就去除了该类广告,体验也不是很理想。 像其余banner位置或者其他点位的广告,主动接入曝光量大的话会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毕竟我们是汽车类的媒体平台而不是趣头条这种师徒模式的返现平台,加之原本平台就有接入品牌广告,因此权衡利弊之下就关闭了所有的流量主广告。 在所有广告里面收益最高的还是视频激励广告,也就是完整观看视频即可获得一些奖励,譬如虚拟货币,激励视频广告的植入场景,应该与用户的产品使用场景完美统一。 同时,尽量避免干扰用户对功能的正常使用。基于上述,合适的激励视频场景可分成6类:签到成功场景、宝箱奖励场景、商城抽奖场景、增值功能场景、强迫症治愈场景以及购物欲激发场景。 如今在一些新平台也开始出现非标的广告了,比如说:应用墙、游戏等。广告主对用户做了某种形式的补贴,这种权益通过抽奖的活动来承接,可信度变得更高,用户也更加珍惜获得的权益,使得后续的广告效果变得更好。 商业化手段2:电商变现电商变现说白了就是卖东西赚钱了,最直接的就是淘宝、京东、拼多多这种直接的电商平台,还有一些电商导购平台,像什么值得买,今年也完成了上市。而作为一款主要业务为UGC社区的媒体平台,这里是通过加入电商元素来获取收入。 这里有2个例子,以我们大家熟悉的健身产品keep为例:它是一个健身领域的垂直APP,在其3.0版本,其中加入了跑步和电商两大功能,正式做起电商,由健身工具向运动平台转型。 又比如美柚,从一个简单的女性经期记载管理工具起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持着“工具+社区”的经典思路——通过工具满足用户基础的记录需求,社区则用来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和粘性。 后来美柚在产品中也上线了电商版块“柚子街”,通过工具+社区+电商模式完成了整个商业闭环。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