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B端产品经理快速提升法
我们都懂MVP这个道理,但是做的时候,可能就把握不好度了,一不小心就做多了。产品经理很多都有完美心理,以为做的越多,功能越丰富,用户使用就越满足。恰恰相反,做的越多,错的越多。在确认功能价值前,要懂得规划。 如果功能上线后,能被正常使用,且没有多余的,这是最理想的状态。比如叫号虽然复杂,有登记给号模式,预约给号模式,但都能被用户用到,且模式的占比差不多是1:1,就不适合做模式的分割迭代了。 如果功能上线后,有多余用不到的,或者急缺的。那首次的规划就不合理。比如说优惠券功能,实际上用户每次都只使用一张,但做到了多张叠加使用的程度,就造成了浪费。 需求优先级怎么划分,可以看下我之前写的这篇《B端产品的需求优先级选择》。 3、开发过程回顾团队项目的协作,难度一点都不低于产品设计,甚至是产品经理更加头痛的事情。明明我设计的很好,是开发没有做到位;我文档很早就给了,但开发没有按期交付。为什么都要我背锅? 产品经理不只是用户和产品的黏合剂,也是各部门的黏合剂。开发过程的回顾,不仅要看开发功能实现上的问题,还要看项目管理上的问题。 1)功能实现不了怎么办? 开发说的最多的一句:这个做不了。 是不想做还是做不了? 刚开始的时候,开发说做不了,我们就以为真的没办法做。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做不了的功能很少很少。我们为了功能能顺利上线,就要对症下药。 如果是不想做,那就整理让他做的对策:
如果是做不了,也有做得了的对策:
2)项目中的介入节点是否合理? 项目周期截点有这几个:需求调研–>初评–>详评–>设计稿–>静态页面完成–>联调完成–>测试验收–>产品验收–>上线。 正常需要产品经理介入的环节是这几个:需求调研,初评,详评,设计稿,产品验收。 如果是小功能,产品最后验收一下就行,也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但如果功能比较大、比较复杂,我们需要注意介入的时间截点。尽量把工作都提前,以防上线时发现错误很多,来不及改。 我们在做大功能时,就会增加静态页面和联调后的验收。先把控页面字段对不对,功能有没有漏,等后面产品验收时就主要看流程通不通就行了。 产品经理最终要对产品负责,如何分散风险,保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的。 3)各部门的合作方式是否需要改进? 涉及到合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同步,以此产生互相推锅。 功能没做,开发说是因为产品经理需求有变更,我不知道。产品经理说,我都当面和你说了,你怎么不认账了呢……类似的扯皮可能每天都会发生。 我们必须把合作流程定下来,按照规定来执行。如果执行中又发现了其他问题,也要纳入流程中,直到各方达成一致,不会有大问题出现。 比如说我们会要求设计出完一部分设计稿后,先同步给我们审查。需求变更的通知要在群里发送,@对应的人,并私聊发送变动内容,还会两至三天发送变更邮件,确保大家都知道。 只要涉及到合作的部分,都建议规范化流程。这样即使碰到人事变更,都一样能有序进行。 总结我们每天都在学习,在接收信息,也在积累经验。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快速成长,有的人老是栽在同一个坑里?因为知识太零散,不能学以致用。 而复盘就是一个系统化思考的过程。当我们的知识体系结构化了、系统化了,我们才能举一反三,融汇贯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再怎么忙,都要定时去复盘,特别是新功能上线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仅要分析产品设计是否合理,还要反思开发过程中的协作问题。因为产品经理不只是写文档、画原型就可以了,沟通协作也是必备技能。 建议收藏此文,下次做复盘时参考下。
作者:司马特小队,丁香园高级产品经理。微信公众号:司马特小分队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