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冗余、安全与效率
1929 年,美国三哩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是美国商业核电史上最严重的的一次事故,虽然没有对公共安全和周围居民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但核污染的清除,总共花了 14 年的时间与 10 亿美元的代价,更重要的是,美国商业核电站陷入长期低迷中。 2 号机组反应堆冷凝水泵突然故障,反应堆中热量堆积导致堆芯压力上升,此时备用水泵按照程序应该启动,替代故障水泵完成冷却水的供水,然而备用水泵没有按照计划启动,因为前两天的一次检修中,辅助给水系统中隔离阀没有按规定打开,导致备用给水系统没有任何反应。整个事件处理过程中,加上一些人为的错误,差点导致堆芯熔毁和放射性物质逸出。 虽然经过 15 个多小时的奋力抢修,反应堆才幸免于难,然而迫于公众压力,时任总统卡特宣布“美国不再建设核电站”,直到近 30 年之后奥巴马时代才重启核电站项目。 冗余设备让人放松警戒,可能会引发更大事故。典型的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让人误以为是安全的,很多事故中司机手离开方向盘,将所有决策交给 Autopolit,最终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所以业内一直在争论:到底是 L3 级别的辅助驾驶更安全,还是 L5 级别的完全无人驾驶更加安全。L3 级别的驾驶,还没有达到完全自动的状态,但是让司机误认为可以将决策交给自动驾驶系统,或者由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存在降低了注意力,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冗余与效率直觉上,冗余设计似乎与效率相背而行,但是在一个完整的系统下考虑,一定程度的冗余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减少因为错误导致系统宕机的概率,从而提升效率。然而凡事“过犹不及”,一味追求稳定性而增加冗余设计,最终也会损伤效率。尽管没有明确度量冗余、效率的指标,如果将冗余和效率分别放在横纵坐标上,画出来的一定又是一条“微笑曲线”。 删除是我们在产品设计中的常见功能之一。一般而言,删除之前会通过一个弹窗的形式进行二次确认,避免用户操作失误导致的误删除。然而,我们也见识过PC端各类杀毒软件的全家桶,除了各种捆绑下载、后台静默安装之外,卸载操作时反复确认操作、增加用户的卸载成本,也是让人厌恶的骚操作。 互联网上对于冗余的专项研究寥寥,然而无论是产品使用流程规划还是系统设计,冗余都应该成为一种思考的尺度和方式,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
作者:余子申;公众号:简写2019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