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怎么才能做好“项目管理”?
可能由于各种不可控的因素,导致了需求变动,也会造成开发难度的增长、工期的延长。部分需求的改动,可能是PM在最初时期没有考虑清楚,当框架搭建好了之后,再去新增需求的话,开发人员改起来就会比较伤筋动骨。 (5)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在于开发人员身上。在项目立项的时候,往往会进行技术评估,在立项会中,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在了解了项目情况之后,会进行技术选型,以及技术难点的探讨,若涉及对接第三方接口,则会进行第三方接口文档的查看,这个时候会综合判断第三方接口提供的功能是否能够符合预期功能。 在技术阶段评定之后,在后续的开发,可能会推翻前面的技术评定,也可能由于前期的判断失误,在实现某个功能的时候遇到了瓶颈,也可能在技术层面上的拖延,导致工期的延长。 3.3 第三阶段:项目执行阶段3.3.1 各细分过程跟踪 在开发的过程当中,项目经理往往要根据前期所制定的排期计划(包括之前提过的任务计划排期、工作任务分解、优先级排期)来进行设计过程、开发过程、测试过程的跟踪,也就是项目管控。一个项目,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一年半载。 同时,往往在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当中,并不是只有单一的项目在运行,可能会有多条产品线,多个项目并行开发的情况(也可能涉及到不同的开发人员),也就是说,一个开发/设计/测试人员,手头可能同时负责多个项目的情况,A项目完成到15%,B项目完成到35%……所以,项目的多、乱、杂,需要科学合理的过程跟踪。
由此可见,项目过程跟踪是否得当,对于最终项目产出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3.3.2 阶段性产出文档审核 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历程当中:
目前太多PM会局限于各类文档模板,追求文档的完整度美观度等。但在这里,阿境要说的是,文档存在的意义,在于使得项目更加规范、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文档在这当中只是一个传达信息的介质,之所以选择文档来代替口头,是因为文档能够更好地留存及记录。而只要能够达到目的,明确了这点,文档具体的展现形式,样式就不那么重要了。 最适合自身公司及业务需求的文档,才是好文档。 3.4 第四阶段:项目监控阶段3.4.1 例行项目会议 提到了项目过程跟踪的重要性,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进行项目跟踪?一个比较重要的措施,便是例行项目会议。 项目会议可分为每日站会跟周会。作用除了能够管理项目,也可以管理项目当中每个角色的开发状态。当然,这边的管理并非指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这是由于互联网行业,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可以看作是一个总的牵头人,可谓是产品的灵魂。(自卖自夸一下哈哈哈) (1)每日站会 在每日站会上,不同的角色所需要关注的点也不同。 1)产品经理,可在项目看板上,整体介绍每个项目目前的进展情况,与预期的差别,着重点在于每个项目整体的进度是否符合原先的项目排期。 2)设计师的重点,则在于目前手头项目的页面数量及美观,由于设计方面包含了大量的主观性,所以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目标用户(使用者/产品/甲方等)的要求,在目标用户提出要求之后,加上修改的时间是否能够如期完成等。往往会遇到一个情况,设计师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设计稿,却用了一周多的时间来进行设计稿的修改优化。这个情况难免会造成项目的延期。 3)开发人员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一些。除了关注不同项目的不同进度之外,还要着重于每个单一项目的进度。整体进度是否与项目排期表一致;功能模块是否按照优先级来完成;开发的时候是否遇到瓶颈;准备如何解决,若无法解决,与产品经理协商下,是否有Plan B等等问题,也是开发人员需要在每日站会上来进行汇报讨论的。 4)测试人员,关注点在于项目的完成情况,是否需要进行提前的模块化测试;若整体完成,则测试进度是否如期进行等。 整体的每日站会时间,控制在5-15分钟之间,快速高效是重点,不开无意义的会议。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开无意义的会议!不开无意义的会议!不开无意义的会议! 同时站会通常安排在每天上班后的半小时后,原因在于:刚开始上班的前半小时,每个人可以回顾一下昨天完成的任务,同时规划下今天的任务安排,讨论下遇到的任务难题,如此也能使站会更加有意义,形式化的每日站会是不提倡的。 (2)每周会议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