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疯狂扩张的ofo和摩拜,小企业该如何生存?悟空单车复盘死亡教训
在这样的控制下,中小企业基本不可能做大做强,供应能力跟不上,企业根本不可能进行规模制造,如果不能规模制造,在单车数量上就会完全处于劣势,最后便只能被淹末在两大公司的车海里。 (生锈的悟空单车,拍摄:杨雨林) 资源缺失: 本土并无优势,缺乏各方资源 “本土优势”,是悟空单车面对ofo时最大的筹码。 但在运营过程中,雷厚义逐渐发现一个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其实全国一盘棋,并不存在区域间的差异。 “用户的需求和单车功能都不会改变,在区域都开放的情况下,比的就是谁投放的车子数量多,谁的效率更好。” 显然,共享单车的游戏并不考验是否具有本地气质,甚至连政府、媒体等资源,也并不会向小玩家倾斜。 他认为,政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关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说交通安全,显然一家实力强和一家实力不强的公司,政府一定会相信实力强、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公司。 “所有的资源都会向头部集中,ofo和摩拜两家几乎占用了市面上95%以上的资源。”雷厚义感慨地说道。 面对种种困境,志在拿下全国市场的雷厚义发现,悟空单车难以形成规模,在持续烧个人资金,且账上余额所剩不多的情况下,终于在 2017 年 4 月上旬停止运营。 “悟空”终未成为“齐天大圣”,在历时三个月的悟空单车项目结束后,雷厚义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重新复盘整个项目,明白了几个小企业生存的道理。 死亡反思:小企业不能追风口 “对于小企业来说,风口不是追出来的,是等出来的。”雷厚义在复盘整个项目后,向腾讯创业(ID:qqchuangye)说。 第一,实力永远都是第一位。在实力不足时,不能盲目追逐风口。同时,风口一般都具有垄断性且时间窗口很短,如果不具备先发优势,当风口起来时再追逐,时间窗口都已经关闭,最后的结果就只是自取灭亡。 第二,小企业应该踏踏实实地从一个小口切入,慢慢成长的同时,等待风口的来临。而选择切入口时,从一开始就要规划好商业模型,做到没有投资也能生存下去。当风口真正来临时,用融资的钱扩大规模,完成清场。 第三,在单车领域,小企业能做的就是避开大众市场,专门针对企业做高端市场。以重庆为例,重庆某万达城,希望在万达城里保持车子的密度,小企业便可以针对万达城的特殊需求进行服务。为企业定制需求,这样的做法在ofo面前,也许可以保持一定的竞争力。 虽然“悟空单车”让雷厚义损失不小,但他总结完经验,仍兴致勃勃地想要动手下个项目:“成功和失败是很正常的,就像打仗一样,不能因为一次创业失败亏了几百万就一蹶不振。人生的路还很长,要在一个更大的尺度上来看待人生。”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