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月融不到资,我眼睁睁看着它死去
“不得不做的选择” 在 2015 年内部讨论时,我首先提出转型至“电动车分时租赁”。分时租赁可以很好地解决P2P租车业务面临的问题,只不过,这一提议曾遭到团队的质疑。大家的争议点主要在国内电动车分时租赁为什么一直没有做大,商业模式是否足够好以及市场是否足够大等方面。 我认为,之前的分时租赁不够智能化、也没有精细化运营,而这正是友友这支团队擅长的。 2015 年 10 月,友友正式停掉P2P租车业务,全面转型至电动车分时租赁。 友友选择从北汽、比亚迪等车厂直接租用电动车,将它们按需分散至城市的不同地点。在运营端,友友选择与充电公司、停车场、保险公司等合作。每新建一个网点,我们会联系充电公司免费建桩,随之带动停车场业务。 友友每租一辆车每月就需向车厂支付2000~ 4000 元租金,向停车场支付 700 元左右停车费,向充电桩支付电费和服务费。每一辆车上还要安装一台T-BOX(创业家&i黑马注: 远程信息处理器)。这款硬件能够实现对车辆的控制以及信息的采集。除了上百人的研发团队,友友还在线下配有一支 40 多人的运营团队,负责车辆的调度、充电以及维修等工作。 到去年 6 月,友友在北京拥有 300 多辆车,覆盖 70 多个网点,单车盈亏比达到90%。 现在回过头来想,单是有一些技术能力或者运营能力,做到单车的效率很高,是不够的,你的关系反了。你要有几千辆车的资源能力,保证不死,然后再去带着亏损运营、扩张。当扩张到一定程度后,效率才是最重要的,你再优化效率。 但对我们而言,当时又不得不选择效率。效率是唯一的最优选择。首先,我们不背靠整车厂或者背靠政府,没有资金选择规模。其次,作为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我们本身的优势是产品技术运营的能力,只能做到行业里效率领先。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