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也要IPO:一年营收3亿 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精神病市场长期由公立医院霸,占直到PE大佬鼎晖投资的精神病院“康宁医院”, 2015 年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精神病连锁医院,才引起投资圈注意。 来源|并购优塾(ID:moneyC2C) 医疗是IPO的热点,医美、口腔、眼科,这些都是PE大佬们争抢的香饽饽。 然而,还有一种“另类专科医院“,却不常被大家提起。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报告,中国现时有超过1. 8 亿人患有精神疾病,相当于每 8 个人中就有 1 个是精神疾病患者,精神疾病治疗市场,规模预计可达 136 亿。 由于精神病市场长期由公立医院霸占,民营参与度低,因而,投资机构关注也不多。 直到PE大佬鼎晖投资的精神病院“康宁医院”, 2015 年在香港上市,成为国内首家精神病连锁医院,才引起投资圈注意。 1 年后,康宁医院又继续申报IPO,再战A股,继续规模扩张之路。 2015 年,它营收3. 4 亿,净利 5000 多万,毛利率38%。 这个特殊行业,到底是怎么赚钱的? 最重要的是,站在投资人视角来看,这家公司到底是不是一家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以及,它在IPO过程中,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神奇的行业,你必须看” 一 精神病院究竟是怎么赚钱的? 温州康宁医院 1996 年成立,主要从事精神疾病的专科医疗服务,是国内最大的民营精神专科医院集团。 随着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睡眠障碍都可以归结到精神病的范畴。 康宁医院的盈利分三大块:治疗费、药品销售费、管理服务费。 从业务分类上看,康宁医院提供的精神诊疗,包括 5 类:普通精神科(精神分裂)、老年精神科(老年痴呆症)、行为医学科(酒精成瘾)、心身障碍科、临床心理科(睡眠障碍、焦虑障碍、进食障碍)等。 除了精神诊疗,康宁还有康复治疗(如:体育锻炼治疗)和急救、内科、外科、骨科等一般医疗服务。 目前,康宁旗下有 7 家自营专科医院,并为 4 家精神专科医院和 2 个精神科科室提供管理服务。 康宁医院定价方式与爱尔眼科类似,在公立精神病医院中杀出一条血路。 其定价模式为:向公立医院靠拢,药品及服务定价参考“医保定价标准”。 在此基础之上,另有三家“医保定点”医院,定价可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诊疗服务项目价格上,获准上浮一定比例。除此之外,康宁也开展一些非医保项目,价格随市。 其中,对医保部门的结算周期约为2- 9 个月,患者自付部分则在完成有关治疗后或出院时支付。如果是民政部门、残联医疗救助条件的救助患者,结算周期就会拉长到 6-24 个月。 另外,康宁还为 4 家精神专科医院,以及 2 个精神科科室委派医护管理人员,进行医疗服务指导、服务、培训等。这种模式下的管理费收入是按月/季收取,收取金额为:全部医疗业务收入扣除成本、费用。 除此之外,康宁医院还做药品销售,有一部分药品销售收入。 二 精神病院,能赚多少钱? 精神病院的主营业务,涵盖:诊疗及其他医疗服务、销售药品以及对其他医疗机构的管理服务。 2013- 2015 年,康宁医院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636.36 万元、29,629. 60 万元和34,367. 41 万元,复合增长率为23.22%。净利润分别为3,619. 42 万、5,119. 86 万、5,162. 19 万。 净利方面,有个问题很显著: 2014 年净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 分析原因,这主要是受医药价格改革计划影响:医疗服务定价在医保基础上浮了一定比例(最高30%),使得医疗服务的毛利率提升,利润增厚。 但是,这个医药价格改革计划,同时又对药品销售价格做了规定:必须按照公立医院的采购中标价定价,不得加价。这对康宁医院的药品销售毛利率产生了冲击。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