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罗敏的争霸游戏:从草莽出生到赴美上市的1278天
05 崩塌 战局越往后,虫族的优势就越被削弱。 它们防御力弱,科技迭代速度慢,将很快被神族或人族压制。 2015 年初,行业变得热闹起来,出现了十几家校园贷公司。 大家都试图从两个行业巨头尚未开垦的江山中,切下一块蛋糕来。 整个江湖,一下变得水浑起来,深浅难测。 各家分期平台忙着攻城略地,繁荣之下,却危机暗伏。 而此前疯狂扩张的“虫族”大军,开始为急速发展付出代价。 此时,之前制定的奖金激励政策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渐渐放大。 2015 年,趣分期的负面消息开始出现。 新浪科技、北京商报等多家媒体曾报道称,浙江、山东、四川等地高校发生了多起集体性“被注册”事件。 没有使用,甚至没有听说过趣分期的同学,都曾收到趣分期的催款短信。 媒体开始质疑,学生在为趣分期的风控买单。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BD对一本财经表示:“BD为了完成业绩,他们会给学生一些小恩小惠,比如说送可乐,让学生来帮助注册”。 罗敏发明了一个词——“优化”,潜藏的含义是“开除”。 “我们公司BD月收入低于一万的话,基本也就被优化了”,秦蓝说,当时大家为了不被优化,不计后果,不计手段。 还有一些校园代理,为了发展下线,拿到返佣,他们会撺掇身边的同学,提供身份信息来注册。 “实际上,其中一部分是趣分期BD人员自己干的,他们获取到一些学生信息,直接注册”,秦蓝承认,对内部人员的管理制度,难免会跟不上急速的发展。 不止一位趣分期员工提到,当时很多BD人员自己不干活,只需要发展更多“下线”,一月轻松挣一万,坐享其成,“很多员工甚至联合学生共同造假”。 “得知武汉团队腐败消息后,罗敏马上下令将武汉线下团队整个毙掉,毫不留情”,陈俊毅说,此时的罗敏已意识到,高速发展之下,步步惊心。 直到 2014 年 12 月底,趣分期才正式将风控部独立划分出来。 “在此之前,审核部和催收部只有几名员工,只需简单的学生证,学信网,照片即可通过审核”,最早期的风控成员张莉称。 2015 年风控部门急速扩张,审核部的张莉用“苦逼”来形容那段艰难的日子,“三班倒,单子太多,经常看错,后期慢慢发现有些手持身份证照片都是P的,再者合同是真的,有些BD联合学生造假,恶意不还款”。 各种欺诈事件,让风控部门应接不暇,但,业务依然在增长——尽管千疮百孔,但这驾马车依然在急速狂奔。 没料到,行业的狂欢,戛然而止。 2015 年,行业中急速奔跑的玩家们,正在策马扬鞭,极快做大分母,冲抵坏账。 校园贷平台一度变成上百家,这个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群体,开始出现严重的共债现象(一个人同时在多个平台上贷款)。 这个最大的行业高危信号灯亮起的时候,所有人都忽视了。 就在 2016 年的新年,罗敏给大家发份邮件,难掩兴奋: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