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对“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组合:单边失衡格局
在连接物的方面,其实就不需要像连接人那样,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舆论攻防战来影响人的选择。连接物,主要拼的就是更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而这有大量的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去判断。如此,在竞争上,也没有那么聒噪了! 五、竞争基本格局打破,靠什么? 最后一个点题的部分,三大运营商竞争基本格局的打破,靠什么力量? 从基础电信业的发展来看,从上世纪90年代末邮电分拆再到电信业重组,设立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之后,当时作为新兴业务的移动通信服务,便开启了类似互联网的野蛮式的增长。一旦巨头的地位确立,要想通过行业自身的竞争再次打破竞争格局,这又谈何容易? 从根本上说,现有的竞争格局的形成,并不是一个通过长期的市场竞争手段形成的过程,而主要是为了促进市场竞争的形成,而首先通过非市场的手段推动的促成。通过非市场的手段方式,三家运营商在各自的资源禀赋、组织架构、体制机制创新、市场化意识和管理思维等各个方面,都打下了非常深的非市场的烙印。因此,这些问题,都是无法通过市场竞争方式加以解决的。 我们看到,当下中国联通正在开展混合所有制的改造,这两天还有报道说阿里和腾讯的参与资金规模超过百亿美金(暂时辟谣了,没有此事),这都是在积极推动中国联通更加市场化的手段。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联通围绕实现4G业务恢复性的增长,通过与腾讯合作大小王卡、与阿里合作蚂蚁宝卡、推出不限流量冰激凌套餐等一些列非常激烈的手段,但从今年前5个月的新增数据来看,仍然无法实现根本的改善。 这一系列的动作表明,市场竞争的方式,对于竞争格局的改变,还没有让人看到更大的可能。也许会说这需要时间,但就行业发展变化来看,这样的时间未免太久了。而在这个过程中,全网通之争这种策略的选择,个人表示很不理解。方向的选择以及姿势,都出现偏差。这个过程中,最大的亮点是相互之间的揭短让用户明白了更多,因而用户越加谨慎。 总之,以全网通的口水战为典型案例,三家运营商打的越厉害,相互伤害越深,这不过是一记发力更猛的七伤拳。至于竞争格局是否需要通过新的外力加以调整,这就要看失衡是否可以继续忍受了。最后,还是建议三家运营商好好在物的连接行业应用上,能够有更好的作为。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