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CLM市场品牌研究报告发布
发布时间:2019-11-17 03:32:47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中国软件网
导读:11月15日,2019年中国CLM市场品牌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圆满召开。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以及新浪、腾讯、中国软件网以及中国计算机报等近40家行业媒体莅临现场,共同探讨CLM领域未来发展之道。会议伊始,GRC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黄海峰代表本次发布会主办方致辞
11月15日,“2019年中国CLM市场品牌研究报告”发布会在京圆满召开。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代表以及新浪、腾讯、中国软件网以及中国计算机报等近40家行业媒体莅临现场,共同探讨CLM领域未来发展之道。
会议伊始,GRC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黄海峰代表本次发布会主办方致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达欢迎。他表示:加强企业风险控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企业规范管理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管控的关键一步,对风险导向的管理信息化蓝图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中国CLM市场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019年中国CLM市场品牌研究报告在归纳梳理行业内多方观点的基础上,填补以往在中国CLM(合同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行业的研究空白,通过对国内外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场的深入调研,预测当前的市场容量和未来潜力;同时,面向国内主流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市场策略分析、品牌调研、产品横评,进一步对国内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市场竞争格局加以呈现,为企业合同法务管理应用提供了客观、系统、可行的多样化建议,更为企业管理带来更多延伸式洞见。 中国CLM市场蓄势待发 纵观全球CLM市场,从供给侧、需求端来看,欧美国家的企业用户市场成熟度要远高于国内市场。国内市场,无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但从企业发展程度、信息化应用程度而言,国内CLM市场的开拓正经历破冰期,国内市场的需求正在被打开。目前中国企业对合同管理的认知程度并不低,已经有52.2%的企业对合同管理有成熟的规章制度和政策,但企业对合同管理的方式依旧处于较原始状态,仅有37.5%的企业是通过IT信息化的方式对企业合同数据进行管理,超过60%的企业通过线下文本、文档的方式对企业合同进行管理。 资深分析师吴勇表示,中国企业正经历从粗放到精细化管理的变革,企业日益感受到企业创收增长的艰难,提效、降成本需要一个有效的抓手,在众多的改革层面,合同作为直接反应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载体,同时也作为规范化管控的关键环节。未来1-2年,CLM市场将会迎来企业市场窗口期的一波浪潮,大量企业会逐步考虑和引入独立的专业CLM服务。 专业性更能打动潜在客户 中国CLM市场纷繁复杂,ERP、OA协同、专业CLM、BPM、法律服务以及电子签名等六大企业服务领域品牌商正在一同竞技CLM赛道。不同供应商的优劣势各有特点,针对发展在不同阶段、对合同管理有不同侧重点需求的企业而言,选择更符合自身业务特征的供应商,这对合同业务管理的信息化升级、转型是非常重要的前置要求。 《报告》指出:在CLM市场的初级阶段,品牌的竞争格局并不稳定,包括对客户需求的把握、产品的技术研发走向、服务生态都还存在巨大的塑造空间。在众多合同管理服务供应商当中,ERP、协同OA、BPM的供应商多以功能模块扩展而来,电子签名、法律服务则多以业务拓展而来,CLM专业厂商则是多从传统合同管理业务升级而来。其中,在所有已经使用独立的合同管理系统的企业调研中,专业类CLM厂商的用户对合同管理、CLM(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解更深刻,对产品和服务边界的认知也更加清晰,专业类CLM品牌的先发优势正逐步凸显。同时在CLM市场的初级阶段,企业缺少可借鉴系统,从零开始的开发成本较高,缺少系统开发人力和经验,因此对于企业选型CLM的困惑,综合成本、经验、专业度几方面因素考虑,选择专业供应商的成熟CLM服务将是较优的解决方案 创新赋能未来可期 伴随云、区块链、AI、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企业管理的快速融合发展,企业服务数字化迈入2.0时代,如何深度运用数据重塑企业运营决策,创造更大场景价值,从而持续优化用户体验成为了关注焦点。其中,中国CLM领域在2.0时代的创新表现尤为突出,逐渐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管理风险的关键利器。 ![]()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