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重新联想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联想不要成为BAT,联想也不是西西弗斯。”在今年4月的全球四国巡回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显然有些激动。会上他宣布,联想开启了全新的“3S战略”,而“下一个顶峰,就是智能化变革”。 杨元庆是个不服输的人,柳传志眼中的“老虎型”领导者。2014年以来,联想因为一系列并购整合不力导致的亏损而饱受质疑,这也刺激杨元庆进行了更多战略思考,为联想寻找一条不同的路。 面对并不乐观的过往,杨元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用联想最擅长的打法做着快速的调整。他要做的,是要把联想从一家以设备为中心的硬件公司,变成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科技公司。 这很难吗? 5年内,杨元庆至少发起了三次战略调整,联想企图重回增长轨道。在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转型成为硬件制造商的集体选择。 作为展现联想转型成果的重要窗口,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已经连续举办了五届。历届Tech World的主题,说明了杨元庆的转型心路。从硬件技术、人工智能到SIoT、行业智能,杨元庆背负使命,只能前行。 今年恰逢联想成立35周年,在这个特殊节点,杨元庆想通过大会,让世界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联想。 杨元庆做到了吗? ![]() 2016年是杨元庆失眠最多的一年。两年前,联想宣布以29.1亿美元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希望能够取得像当年并购IBM PC业务那样的收获。但很快,这项并购被证明过于乐观。 手机业务面临的市场竞争远比PC市场要猛烈得多,技术迭代速度也快得多。嗅觉灵敏的华为、小米、OPPO、vivo凭借快速迭代的产品和市场营销迅速崛起,而在2014~2016两年间,联想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却由第2位下降到了第11位,国际市场的份额则由13%下降到了4.6%。2015/16财年,联想移动业务共亏损4.69亿美元,集团共计亏损1.28亿美元。 ![]() 不过,市场份额到达巅峰的同时,天花板也隐隐显现。尽管联想的市场份额仍在增长,但个人计算机市场本身却以每年约5%的速度萎缩。即便PC厂商们在产品创新上不遗余力,希望通过曲面屏、可折叠、AR、VR等技术来提升销量,但PC时代终究是过去式了。 对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的并购,凸显了联想进军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野心。但无论从思维和行动上,它都像个中年人,表现出了对过往经验的依赖。并购整合是联想在PC时代常用的手段,对日本NEC、德国Medion、巴西CCE等公司的并购帮助联想成为全球PC市场的主导者。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照搬PC时代的打法似乎行不通。 ![]() 作为回应,在3月份发布的内部信中,杨元庆写道:“2016年对于联想而言,注定是充满变革与希望,面向未来的一年。”他表示,集团业务要更加多元化,更加以用户为中心,要在个人电脑、移动业务和企业级业务这三大增长引擎中赢取胜利。 “这也是被新环境和互联网公司逼的,联想需要在一个营业额逼近500亿美元的公司里,激发出新的创业精神。”杨元庆说。 杨元庆挥起战略三板斧 2014年,联想进行了一次重组,将过去的Lenovo集团和Think集团重整为个人电脑、移动、企业级和云服务四个业务集团。企业级和云服务业务的独立,是联想迈向科技公司的第一步。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普及,BAT、华为、小米纷纷布局云计算业务,作为联想PC业务的死对头,戴尔也在寻找PC之外的增长机会,在存储和云计算方面进行了大量投资。 在存储和云服务领域,联想也做了不少投资,先后与美国存储服务商EMC成立了合资企业、并购了云计算服务提供商Stoneware、IBM的x86服务器业务,一跃成为服务器市场的中国第一、全球第三。而在企业级市场上,联想则开始从简单卖产品逐渐向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尽管到2016年,联想云服务业务的营收在整个集团的占比仍不到2%,一系列并购整合进展也不太顺利,但在云服务领域的布局却为其后推出的“设备+云”和“基础设施+云”战略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企业级服务方面,时任云服务业务集团总裁的贺志强称,以云服务平台来联通各行各业,正是联想独有的机会。 ![]()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