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的战争:中国人用了30年望见计算力的珠峰
中国第一台 x86 服务器,浪潮 SMP2000。里面有十颗 intel “486”CPU。 由于研发出了最早的 x86 服务器,国家863计划把后续研究 x86 服务器的重担都交给了浪潮。这么一指派,就阴差阳错地让浪潮站在了历史的风口上。 这一波云计算的兴起,浪潮可算是抓住机会,奔走在各大云计算厂商之间。论价格,我比国外服务器便宜,论定制化,我什么姿势都能给。(参考《浪潮网恋史》) 眼看浪潮如今(2020年初)已经冲到了服务器世界第三的位置,不仅行销全国,还卖到了亚非欧美拉,中国人倍有面子。当然,紧随其后的还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的华为和收购了 IBM x86 服务器业务的联想。 x86 服务器 注意,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x86 服务器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是一个开放的生态,intel 只生产最核心的那块 CPU,至于服务器的其他部件,它给出标准,谁生产都行。 这有点像手机,反正就是芯片、电池、主板、外壳,不需要很高的技能就可以组装。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一个结果:品牌机肯定便宜不过山寨机。 于是,在服务器领域,也出现了一票“山寨机”。这些山寨机一般是由戴尔、惠普在台湾的代工厂所生产的,由于不挂戴尔、惠普的标,所以也叫“白牌服务器”。 白牌服务器很便宜,炒鸡便宜。 白牌服务器 于是,我们走到了计算力的第三个里程碑。 计算力的第三座里程碑:服务器的“社畜化”。 在现代工业体系的加持下,服务器越来越像社畜。 你出门买一袋盐,会很在意你买的是什么牌子么?大多数人不会。工头让你去买砖,你会去特意买什么品牌的砖吗?也不会。老板招一个程序员,会关心他身高体重家庭背景吗?不会。为啥呢?因为在现代化工业体系下,盐和盐基本都一样,砖和砖基本都一样。社畜和社畜差不离。 同理,服务器和服务器也很类似。 而且,云计算厂商之所以敢放心地购买白牌服务器,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上层的软件系统已经被打磨得很完善,坏一台服务器,软件立刻就把工作负载无缝转移到别的服务器上。就好像你突然进了 ICU,老板一分钟之内就可以把你的任务分给其他社畜,你死不死,无,所,谓。 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么:计算力的底层是服务器,服务器的成本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计算力的成本。降低服务器成本的秘诀你可能猜到了,只有三个字:富士康。 当然,富士康只是代名词,在服务器代工领域的大佬是英业达、纬创之类。它们都是台湾公司,而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到这,中哥又要重复一遍我们的中心思想了: 你可能会说,服务器代工厂都在中国台湾,这不保险吧。 确实不保险。其实,中国大陆已经崛起了很多代工厂,例如比亚迪就刚刚接手了华为手机的代工,闻泰科技一直为小米手机代工。前段时间,郭台铭也很有诚意地把富士康的一部分挪到了大陆来上市,名为工业富联。 故事讲到这,你会发现,我们拥有云计算技术,也可以把控服务器代工产业,整个计算力链条里,只有一件事儿似乎还超出我们的控制,那就是服务器里的芯片。 终于到了芯片。 三、“芯片”,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中国人一直想在芯片上摆脱“卡脖子”的,例如龙芯、飞腾、兆芯。我们最初确实想用这些芯片替代 intel,进入中国的个人电脑市场,但是这条路已经被证明失败了。因为 intel 和 windows 形成了联合生态,想用 windows,就得用 intel。当年把 intel “引狼入室”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们很难再把 intel 替换掉。(别说中国人,美国人也换不掉。只不过 intel“恰好”是个美国公司。) 特德·霍夫是 intel 第12号员工,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 CPU。上图是他和第一款 CPU intel 4004 的示意图。 但是,随着计算力作为基础设施存在,芯片的自主可控希望又回来了。因为人们需要的是计算力,而计算力底层是服务器,服务器底层才是芯片——只要能提供计算力,底下爱是什么芯片就是什么芯片。 例如华为,就在做一款 x86 架构的“备胎”,基于 ARM 架构的处理器:鲲鹏处理器。 ARM 和 intel 有什么区别呢? intel 会把生产好的芯片卖给全世界,ARM 却卖“图纸”——芯片 IP 授权。其他公司买了这个授权,可以自己找人去生产。 简单说:如果把 intel 比作卖大米的,那么 ARM 就是卖种子的。如果没了大米,我们下个月就饿死。如果没了种子,我们明年才饿死。 所以,你大概明白:从 intel 换到 ARM,说白了是从一个依赖换成了另一个依赖,只不过依赖变小了。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