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年轻人,又产生出一门价值百亿的生意
发布时间:2021-12-04 16:29:23 所属栏目:经验 来源:互联网
导读:冥想,开始成为年轻人逃离压力的避风港。 沈星在辞职、备考公务员的半年里,长期处于刷题的焦虑、失眠的困扰中,之后开始每周在线下坚持1个半小时的冥想; 张辉也一直处于焦虑的情绪中,头痛、肌筋膜炎让工作效率受到影响,看医生的过程中,意外地从医生那里
冥想,开始成为年轻人逃离压力的避风港。 沈星在辞职、备考公务员的半年里,长期处于刷题的焦虑、失眠的困扰中,之后开始每周在线下坚持1个半小时的冥想; 张辉也一直处于焦虑的情绪中,头痛、肌筋膜炎让工作效率受到影响,看医生的过程中,意外地从医生那里得到了冥想的建议; 在豆瓣冥想组里,一位用户提到自己这几个月闭上眼睛脑子里便会出现可怕的画面,心情变得抑郁,在接受心理咨询后,开始配合冥想进行治疗。 考试、工作和经济状态,都可能将一个人推向崩溃边缘,他们都需要在焦虑、压力中自救,重新审视当下、确定未来前行的方向。 当人们开始关注自我、自身的心理健康,一个个相关赛道也应运而生。冥想无疑是其中最受争议的,由于起源与宗教相关,不少人认为冥想属于“玄学”,敬而远之。但在其反面,部分人看到了冥想作为心理学的疗愈方式的科学依据,开始尝试通过冥想减轻压力、抑郁、焦虑、疼痛和失眠。 在国外,冥想赛道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陷入焦虑和压力,Headspace、Calm等通过APP和其他渠道提供冥想内容的平台,已经陆续进入了独角兽行列。2010年创立的Headspace已获得累计获得8轮、总计约2.2亿美金的融资,最新估值已达20亿。 根据Marketdata数据显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冥想市场,在2017年时市场规模就达到了 12.1 亿美元,并预计在2022年将达到20亿美元(约127亿人民币)。 美国的这股冥想风潮也蔓延到了国内。不过,相比之下,国内有关冥想的产业才刚刚兴起。线上市场比线下更为活跃,近些年,国内诞生了一批主打冥想的APP,如潮汐、Bloom、小冥想、呼吸冥想等。今年以来这一领域亦有许多新玩家涌入,其中FLOW冥想、Heartly Lab等成立不到一年便获得融资。 围绕人们滋生的焦虑、压力等情绪,正在逐渐衍生出更多生意。今年以来,精神心理互联网赛道这一新概念引起越来越多的谈论,吸引着投资者的目光;近些年讨论度较高的失眠经济、孤独经济等,也与大众的心理健康变化有关;在消费领域,品牌也开始打起了“情绪牌”。 当现代人的日常被频繁的会议、爆炸的邮件信息挤满,临睡前也抱住手机不肯放下时,冥想平台等新兴企业,又想帮助人们将脚步停下来,闭上眼睛,放空脑袋。 国内刚兴起的冥想运动能否成为一股真正的热潮?精神心理互联网赛道又能否诞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和独角兽? 压力大的年轻人,纷纷上起了冥想课 从职业发展不顺、屡次跳槽,到裸辞、选择考公,沈星觉得自己近些年一直活在极具挑战性的环境中,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情绪起伏很大。 她开始思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虽然瑜伽、普拉提作为线下课程都较为常见,但她不太能够理解冥想课为何吸引人。 她上的是瑜伽课,路过冥想课的教室时,看到几十个学员盘着腿坐在各自的位置,闭着眼静坐,伴随着一次次深呼吸。她当时的想法是,“我根本不会尝试这种奇怪的课程”,当时选择了敬而远之。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