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失败的创业经验中你学到了什么?
好的商业模式不仅要说清楚企业的价值主张、自己的核心资源与能力,还需要对如何吸引客户、维护客户,如何整合社会资源等规划清楚,尤其是要对自己的成本支出、收入来源等
1、商业模式不明确 好的商业模式不仅要说清楚企业的价值主张、自己的核心资源与能力,还需要对如何吸引客户、维护客户,如何整合社会资源等规划清楚,尤其是要对自己的成本支出、收入来源等进行详细的规划,没有清晰盈利模式作为基础的所谓商业模式必然将企业导向死亡的边缘。 当然,商业模式的创新比技术创新更为关键,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也许不可能一开始就把商业模式想清楚,搞明白,但需要通过快速试错,验证迭代,在最短的时间明确自己的商业模式。 2、自以为是的伪需求 很多公司的创业出发点是自己擅长什么,而不是市场真正需要什么,专业点的说法是患上了“营销近视症”。 经验也罢,自信也罢,创始人自以为的需求是没有经过调研,或者没有经过科学严谨调研的、自己想象中的需求,这样做的结果势必是,费尽了千辛万苦,花费了千万银两,最后推出的产品经不起市场的检验,被客户弃如敝履。这一方面,那些“技术大拿”出身的创业者尤其要时刻提醒自己。 3、跟风式创业 等你看到所谓的风口时,也许行业的头部已初步隐现,此时创业经验,如果没有明显的相对竞争优势,茫然跟进的话,最大可能的结果就是“老大与老二打架,小三死了”。 看看共享单车,在ofo和摩拜之后,所谓“姹紫嫣红”的小鸣、小蓝、酷奇等除了带来更多的行业泡沫之外,更多地是让人看到了“潮水退后的裸体”。 4、重宣传造势,忽视技术的创新 毕竟再能造势的公司,哪怕是把饥饿营销玩上了天的公司,最终丑媳妇还是要见公婆的。没有坚实的技术作为基础,不说竞争的优势如何,从根本上来说,产品能否给客户带来应有的价值、能否给客户更好的体验才是打动客户的关键,否则造势越大、越热闹,死的越快。 5、偏执于技术细节,断血而亡 这一条是常识,所有夭折的创业公司,要说原因,其实最后都是死于供血不足,断血而亡。作为创业者来说,要时刻盯住自己的现金流,算清楚公司的各项支出,筹划好收入的来源和投资的来源、时间节点。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公司运营也是如此,必要的人员开支,商务费用、研发费用、行政办公,乃至水电房租等都是必要的硬性支出,如果不能对资金筹措规划到位,断血之日,就是公司死亡之时。 6、激情有余,计划不足 创业没有激情是万万不能的,但只有激情也不是万能的。很多创业者凭着一股豪气冲天的激情,事无巨细,无论何事都要亲力亲为。其实,无微不至的背后,也许还透露着对他人的不信任。 人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是有限的,这样做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在创业领域多了一个个吃苦耐劳的超级劳模或英年早逝的诸葛亮。埋头拉车没错,毕竟一家公司需要勤奋的实干家; 但作为创始人来说,更应该分清楚公司不同阶段面临的主次矛盾,抓大放小,善于放权,确保公司发展处于正确的轨道。要保证各项核心工作任务的计划性,真正做到事事有计划,事事有落实,而不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 在决定创业起,一定要定好清晰的商业模式,切勿好高骛远、随波逐流,随时学习,跟上时代发展,时刻保持激情,创业的结果才不会辜负你的付出。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