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局共享单车市场,Hellobike 要打“农村包围城市”战
二三线城市是Hellobike的主战场 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网报道, 2016 年以来,涌现的共享单车品牌超过 20 家,已在全国 30 多个城市投放,总计投放数量超过 200 万辆。 除了一线城市的单车市场争得头破血流以外,在更多的二、三线城市,市场仍然是一片空白。杨磊很早就将Hellobike的主战场锁定在了二三线城市。 在创业之初,杨磊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为了给用户提供更符合整体人体工程学的单车,Hellobike团队对国内 20 个城市上万名用户做了访谈和调研,对单车的硬件进行了 50 万次测试。 在自行车硬件方面,为了给用户提供更符合整体人体工程学的单车,Hellobike对国内 20 个城市上万名用户做了访谈和调研,对单车的硬件进行了 50 万次测试、 8 次结构调整,研发出了适合骑行的一款单车。 Hellobike自主研发了GPS智能锁,锁内嵌入GPS模块和SIM卡,实时传输车辆位置与是否可骑APP体验更方便。其中GPS智能锁,作为开启移动时代的入口,研发时间长达半年多。 “不使用GPS智能锁就要在线下铺很多人,从技术方面来讲,他没有办法准确找到车辆,所以人力的需求就高,而Hellobike有GPS信息和用户扫码的信息,在技术方面,我们能够更准确定位车辆的位置。”杨磊表示。 除了自主研发智能锁,Hellobike还在行业内首次推出夜间骑行免费,以及换骑 15 分钟免费的经营策略。与其他单车企业以量取胜不同,Hellobike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精细化运营上,如何提高运营效率是团队思考最多的问题。 共享单车市场不会轻易被垄断 从Hellobike的战略角度看,他们不会盲目冒进一座城市,“我们在很多中小城市可以很快算出单车盈利模型,获得用户、骑行数量的成本比要比大城市低很多,做到盈利并不难。” 从Hellobike的稳步发展不难看出,与此前的网约车平台之间惨烈的竞争相比,共享单车平台的推广并没有那么粗暴。主要是因为共享单车重模式降低了推广速度,不同城市会容纳不同的品牌,一两家互联网企业垄断市场的格局,很难在这个行业内被复制。 “这个行业基本上不会出现大吃小的现象,只能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被淘汰。我们自己能获取流量,也有流水,而且盈利模式都是十分清晰的,包括用户付费、广告、沉淀资金收益。最关键的是,它不需要像网约车一样疯狂烧钱去拉用户。”杨磊认为。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