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今天 更好的创业时点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年开始创业,你会选择哪一年呢? 2015 VS 2020 2015年前后,有一个词特别火,叫做“双创” ,或者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那时候,恨不得万人空巷,全民创业,就连提供办公场地的“众创空间”、“共享办公室”,都成了大风口。 今天是2020年,疫情过后,一地鸡毛。做生意坚持不下去的,前脚开店后脚出兑的,哀鸿遍野,布满了公众号和抖音。我们看到的,是“旺铺转让” ,我们听到的,是“存粮过冬” 。 所有“导师”,所有“专家”,都在告诉你,今年不要做任何事儿,平稳度过最重要,手上留现金保命最重要。 所以,答案很明显了,没道理选2020嘛。 你猜到了,我选2020,我说说我的理由。 成本 创业做生意最大的固定成本,无外乎房租、人员开支: 1. 房租 因为疫情,大量的线下门店出兑,办公写字楼的空置率直线攀升。 最慌的,除了租客,还有房东。 假设一个30000块钱/月的房子,迟一天租不出去,净亏1000,眼看着一天一天的生亏。关键是往后看,还不知道猴年马月能租出去,“慌”,就导致“不择路”,就容易“心态崩”。 这个时点,你去谈租金,只要你敢承诺不轻易退租,恨不得打个5-7折,都有人租给你。 老路最近天使投资的创业者告诉我,他们拿到的房租价格,大概是5年前的水平,就这样,人家房东还感恩戴德。 这价格,比2015年所有的政策加起来,还实惠。 2.人员开支 咱们拿应届毕业生举例子。 疫情之前,985 & 211,好一点儿的毕业生,在北上广深,月薪已经来到7、8千打底了,你还未必能找到好的。 今年,你给个5、6千,甚至更低,简历都能收到一车一车的。 当然,这个薪水交房租都已经很费劲了,但是很多人宁愿跟家里要钱,也希望可以留在大城市,为了一个“转机”,为了一个“可能性”。 这个时候,你给他们一个机会,他们会十分感恩。 应届生如此,那些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的职场老兵,更是如此。 综合来看,2020年,你很可能用以往70%-80%的工资成本,就招得到你想要的人。更关键的是,这个时点,你更有可能招到“优秀的人”。 初创公司,正常情况下是很难跟大公司抢优秀人才的。 要钱给的不多,要社会地位没有,要发展不确定,要安全感朝不保夕,基本上,要啥啥没有。 但是今年,很多人找不到工作,不是因为人不行,而是点子背,就卡在这个节骨眼上了。 这就好比,牛市的时候,所有的股票,都很贵,你很难捡漏。但是熊市的时候,大家都跌,有一些非常好的股票,会被严重低估,这时候如果被你发现了,就捡到宝了。 房租和人员开支,都大幅节省,成本这一块,肯定是2020划算。 你可能会问,那更大的一块儿费用,获客的钱,买流量、打广告的钱呢? 营销费用,不属于固定成本。你的生意发展得越好,营销费用才会越高,这样你自然不怕;如果生意发展不好,营销费用可以灵活地调低,不是必须的支出。 换句话说,初期创业做生意的风险来自于,收入能不能平掉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大幅降低,风险也就小得多了。先保证活下去,我们再研究怎么发展。 市场 成本虽然降低了,但是如果市场不好,产品卖不出去,还是很难赚钱。 那我们就从2020年7月这个时点往后看,市场情况可能会如何? 什么叫市场?无外乎,供给和需求。 1. 供给 一场疫情,餐饮服务行业大约淘汰了30%-40%,线下培训行业挂掉了60%以上,旅游行业,影视行业,70%-80%都重新洗牌了。 原来一块蛋糕,一百万个人抢。一些没有门槛的行业,泥沙俱下,什么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所以,恶意竞争、低价抢人、盗版抄袭、传销诈骗,大行其道,劣币驱逐良币。 现在呢,这些人,都被“导师”和“专家”劝回家里去了,都不敢出来搞事情了。 当然,还有一些本来就做得不太好的,借着疫情顺势就关门了。 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 供给大幅减少了。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干点儿啥,相比于疫情之前,竞争会小得多。 2. 需求 你可能会问,那后疫情时代,需求会不会也大幅度减少了?没人买了,再怎么也没用啊? 中国一季度的GDP增速,是负数(-6.7),老路有生之年,第一次见。 过去十几二十年,我们GDP的增速,常年在正的10%以上。就算到了最近几年,一直说增速变慢,增速变慢,那也是正的六点几。全世界大一点儿的国家,有一个算一个,论经济增速,都赶不上咱们。 所以,从今天往后看,还能更差么?还可能更差么?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常年考试全班第一,有一次生病了,考了个全班倒第一。往后看,他的成绩还能更差么?只会越来越好,不是么? 有人可能会说,那疫情,还没结束啊。万一死灰复燃,再来一次怎么办啊? 确实,全世界都乱七八糟的,你说中国大陆从此一个病例没有,确实是不现实。 但是,你有没有发现,面对疫情,我们现在整体的防御能力,上来了。 刚开始第一波,是不会防,又赶上春运,一下子大爆发了。 第一波下去之后,陆陆续续的,吉林、北京、新疆、大连等地,接连遭遇第二波疫情。 但是,几乎每一次,都不用1个月,就又恢复到0新增了。 这说明,防御体系上来了,咱们会防了。 往后看,很可能会出现,今天这个城市,明天那个城市,小范围的第二波疫情。但是,根据现在的防御水平,大概率不会再出现全国范围内的大疫情了,也大概率不会出现超过1个月控制不住的疫情了。 如果这些判断,你也相信,那还怕什么呢?怕1个月顶不住么?如果1个月都顶不住,那到什么时候也不应该创业。 综上,整体市场的情况是,供给大幅减少,竞争大幅减弱。而需求和消费这一端,现在也许还不够好,但是往后看,只会越来越好,没有变得更差的可能性了。 政策 最后我们简单判断一下,宏观政策的走向。 后疫情时代,整个国家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尽快拉升经济,恢复就业。 上半年的高失业,如果说还可以用疫情当借口。那么到了下半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个人层面,都没办法持续接受如此高的失业率。 促就业,稳民生。 这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的,下个阶段我们国家的政策方向。 那么一个国家的就业,只靠大公司和事业单位,能不能撑得住呢? 答案是,不行。 真正能拉就业的大头,是SME(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也就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贡献了我们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所以,不用怀疑,2020下半年,到2021年,可以预见的是,国家一定会出台大量的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 因为中小企业,就是“就业”,就是“民生”。 风险收益比 我们分析成本、市场和政策,有什么用呢? 最关键的,是这个词,叫做“风险收益比” 。 这里,我们举一个股票的例子。 如果一定挑一个时间,让你买股票,你会选哪个? A:股市从3000点,刚跌到2000点 B:股市从3000点,刚涨到5000点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你猜到了,我会建议选A。 选A,一定可以赚钱么?不一定! 因为股市有可能从2000点继续下跌到1500,也有可能一直不温不火地维持在2000。 选B,一定赔钱么?不一定! 因为股市有可能从5000进一步涨到6000甚至更多。 只是,当我选择在2000点买入,如果涨到6000,我可以赚很多倍,万一跌了,也很难跌到哪里去了。 同样的,我如果在5000买入,涨也涨不了多少,但是一旦下跌,这个空间就太大了,就算只是跌回2000-3000,我也已经亏了一半了。 这个,就是“风险收益比” 。 成功了,赚得更多,失败了,赔得更少。 回到创业,说2020年最适合创业,是说,2020是风险收益比最划算的年份。 老路劝的是什么? 说了这么多,我是在劝你今年必须创业么? 不是! 创业这个事儿,不是人干的。不自己创一回,不亲身当一回老板,都不知道睡一个踏实觉,原本是多么奢侈的一个事儿。 创业,不是别人劝的。无论是听了别人的去创,还是听了别人的不去创,都一定会失败。 创业这个事儿,千难万险,头悬梁锥刺股,一定是自己从骨子里认定了,驷马难追,八马难追,一百万匹马,都难追的那种,才有可能成功。 我唯一要劝的,是思考方式。 你一定听过巴菲特老爷爷的一句名言: “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 外媒:苹果上半年拟生产8000万部iPhone,全年增产10%
- 圆通速递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55.34亿元,同比下滑14.12%
- 外媒:特斯拉上海工厂年底前生产1.74万辆Model3
- 中国联通与小米深度联动 联合推出WI-Fi6路由器小米AIoT路由
- 小米10系列旗舰即将推出 小米10 Pro起售价或超4000元
- 网易:融资认购额度33.95亿港元,为公开募资额度的5.23倍
- 把运动练到家!华米科技Amazfit智能运动手表3精英版测评
- 华为nova 6 5G现身GeekBench 部分配置规格进一步得到确认
- 马斯克:特斯拉电动皮卡预订量增至20万辆
- 荣耀30S可能会在3月底的国内发布 麒麟820将是最大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