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营销 > 电子商务 > 正文

《沈阳市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实施方案》全文

发布时间:2019-11-20 19:42:00 所属栏目:电子商务 来源:站长网
导读:(讯)为加快推进我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和供需精准匹配,引领消费升级,按照《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实施意见》(辽政办发〔2018〕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

1.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商业银行运用自身资源优势,为产业集群、产业园区、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信贷、信托、基金等综合系统解决方案,开展预付、应收、仓单、保兑、票据、担保、质押、信用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鼓励地方银行机构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等方面不断发展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责任单位: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等)

2.发展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引导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合作模式,不断缓解工业企业、供应商、销售商等供应链企业资金压力。推动开展应收帐款质押融资试点工作,引导供应链中优质企业积极参与,协调金融机构全力支持,搭建“核心企业-中征平台-金融机构”三方系统对接链条,鼓励核心企业通过中征平台线上确认应付帐款,支持与其相关联的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以应收帐款为质押获得银行贷款,进一步提高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灵活性和便利性。(责任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市金融办等)

3.防范重大供应链金融风险。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我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依托市级信用信息平台,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市地方征信体系,不断拓展覆盖范围。推动各金融机构、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审慎严谨的供应链企业风险评估体系和控制体系,建立客户评级评价模型,加强对供应链大数据分析和应用,创新“线下全流程监管+线上大数据监测”风控模式,降低金融风险压力。(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等)

(五)外贸领域。

建设融入全球的跨境商品供应链交易平台,提供信息发布、撮合交易、支付结算、仓储物流等综合服务功能,积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流通企业“走出去”,推进供应链体系融入全球体系。大力支持沈连欧中欧班列项目,提升中欧班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发挥周边经济合作、海外仓在建设全球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载体作用,鼓励企业深化对外投资合作,设立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物流配送中心、海外仓等,开拓国际市场。依托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立跨境电子商务先导区和重点产业园,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及相关联产业集聚。贯彻落实国家供应链安全计划,引导企业建立重要资源和产品全球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指导出口信保公司、太平洋保险等国内具有出口信用保险资质的政策性保险公司,推出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有效对冲和规避风险。(责任单位:市外经贸局、服务业委、发展改革委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协调各方行动,形成工作合力。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分管市领导兼任,副召集人由分管副秘书长兼任,办公室设在市服务业委。成员单位包括市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教育局、科技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环保局、交通局、农经委、服务业委、外经贸局、质监局、统计局、金融办、工商局、税务局、大数据局、供销社、沈阳海关、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等部门。

(二)强化政策支持。市服务业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农经委、金融办、外经贸局等相关部门以及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加大对供应链重点产业和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用好国家、省、市现有支持产业跨界整合、运作模式创新、促进外资增长等供应链领域相关政策措施,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供应链创新产业投资基金,统筹结合现有资金、基金渠道,为企业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提供融资支持,对符合现行政策条件的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企业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三)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我市企业信用体系,完善沈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沈阳”网站功能,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推动沈阳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国家及省信用信息平台对接,促进发展改革、服务业、外经贸、质监、工商、金融、海关等单位公共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打破信用信息孤岛,形成信用信息一站式查询共享机制。推进企业诚信档案、质量诚信体系、信用等级评价体系等建设,全面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制度。进一步研究落实对诚信企业的优惠政策以及对严重失信企业的联合惩罚措施,督促企业履约诚信,守法经营。

(四)推进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推动供应链行业组织建设,引导物流协会、高校、政府、研究机构共同探索开展供应链行业研究,探索研究供应链体系数据统计、标准制修订和对外交流措施,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加强供应链人才引进和培养,将供应链人才纳入全市人才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培训机构、继续教育基地开展供应链专业科目培训工作,建设协会、高校与政府统筹的人才培养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中培养、引进供应链管理高端人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等部门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深入推进与供应链相关的加工制造类、交通运输类、信息技术类、财经商贸类和农林牧渔类等专业发展,培养善于利用供应链思维指导工作和实施管理的各类人才队伍,提高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和主导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五)开展试点示范。以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落实供应链体系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完善本地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农经委、服务业委、质监局、环保局、外经贸局、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管部等单位鼓励推荐供应链核心企业申报国家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积极探索适合我市发展的供应链创新和应用技术。开展试点企业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以试点企业经验推动我市供应链体系全面发展,提升我市供应链系统集成和资源的高效整合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8年7月16日(编选:)

【小贴士】

近年来,全国各地政府围绕供应链发展的促进政策密集出台,2017年国务院就发布指导意见,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实践证明,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关键在于供应链金融,而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决定了一个地区供应链经济的未来。在此背景下,由A股互联网第一股网盛生意宝(股票代码:002095,SZ)推出的“网盛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完整解决方案”,可助力各地打造地区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并打造:传统担保公司的在线化平台、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产业集群供应链服务平台三大平台。“网盛方案”有助推动地区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切实解决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详见:www.100ec.cn/zt/gylfz/)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