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 or 挑战?Serverless 究竟给前端带来了什么
有一张很经典的 Serverless 定位描述图: 网络、存储、服务、虚拟家、操作系统、中间件、运行时、数据都不需要关心了,甚至连应用层都只需要关心其中函数部分,而不需要关心其他比如启动、销毁部分。 前面总拿这点当优势,但也可以反过来认为是个劣势。 当你的代码完全依赖某个公有云环境后,你就失去了整体环境的掌控力,甚至代码都只能在特定的云平台才能运行。 不同云平台提供的 BaaS 服务规范可能不同,FaaS 的入口、执行方式也可能不同,想要采用多云部署就必须克服这个问题。 现在许多 Serverless 平台都在考虑做标准化,但同时也有一些自下而上的工具库抹平一些差异,比如 Serverless Framework 等。 而我们写 FaaS 函数时,也尽量将与平台绑定的入口函数写得轻一些,将真正的入口放在通用的比如 main 函数中。 总结 Serverless 的价值远大于挑战,其理念可以切实解决许多研发效能问题。 但目前 Serverless 发展阶段仍处于早期,国内的 Serverless 也处于尝试阶段,而且执行环境存在诸多限制,也就是并没有完全实现 Serverless 的美好理念,因此如果什么都往上套一定会踩坑。 可能在 3-5 年后,这些坑会被填平,那么你是选择加入填坑大军,还是选一个合适的场景使用 Serverless 呢?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