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年度十大谣言 第一个无数人中招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似乎变得简单,但最终呈现的是一个真假莫辨的世界。各种各样的谣言借助互联网传播开来,在一次又一次的传播中变得越来越看不清真相。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过去一年电动车行业的那些谣言。
· 谣言:新买的电动车,第一次充电要充24小时。 · 辟谣:事实上,新车不仅不需要充24小时,长时间充电可能会加速电池的损坏。目前电动车电池有铅酸电池和锂电池;铅酸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如果充电24小时,会导致电池过充,过充电会促使极板活性物质硬化脱落,从而减少使用寿命。
而一般容量的锂电池在6-8小时即可完成充电,过充会有一种情况出现(此处省略300字解释),轻则微短路,重则燃烧爆炸。 PS:锂电池最佳充电方法:五到十次的浅充浅放后,再来一次深充深放。
· 谣言:4月15日电动车自行车新国标实施后,电动车用户必须要考驾照。 · 辟谣:首先科普一下,电动车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车、电动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范畴,所以不用考驾照。
而电动轻便摩托车和电动摩托车属于机动车,按照道路法律法规需要考取驾照、办理保险等才可上路,但是目前具体实施政策还未公布,大家在买电动车时,需要关注政策的变化。
· 谣言:铅价持续上涨,增大制造成本,推动电池上涨;环保整顿推进,电池产能下降,推动电池上涨;电池供需紧张,短期难以缓解,推动电池价格上涨。
· 辟谣:自从环保整顿开始,电池涨价的消息就一直没间断过,不知道是没有什么消息可报道,还是电池厂商发出的烟雾弹,从过去一年的365天,有300天都在鼓吹电池“涨价”,电池涨价已经成为行业司空见怪的谣言。
· 谣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发布,即将实施,超标电动车不准上路,一经发现直接没收、报废。
· 辟谣: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在2018年年中正式发布,2019年4月15日正式落地实施,但目前确实不排除个别地区有一刀切的情况,但是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出台电动车过渡期管理规则,一般为3年过渡期政策。
· 谣言:2018年低速电动车新国标将出台。
· 辟谣:从2012年开始,有关于低俗四轮电动车新国标出台的消息就未曾间断过,但是直到现在仍没有推出,这可谓是电动车行业经历的最长时间的谣言。日前,只是六部委发布《关于加强低速电动车管理的通知》,意在严禁新增低速电动车产能。至于新国标政策,还得再等等。
· 谣言:电动车3C认证证书竟然可以P一个。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