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Web网站架构演变之9大阶段
另外,在某些场景下,关系型数据库并不是很适合,例如我想做一个“每日输入密码错误次数限制”的功能,思路大概是在用户登录时,如果登录错误,则记录下该用户的IP和错误次数,那么这个数据要放在哪里呢?假如放在内存中,那么显然会占用太大的内容;假如放在关系型数据库中,那么既要建立数据库表,还要简历对应的Java bean,还要写SQL等等。而分析一下我们要存储的数据,无非就是类似{ip:errorNumber}这样的key:value数据。对于这种数据,我们可以用NOSQL数据库来代替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 页面缓存 除了数据缓存,还有页面缓存。比如使用HTML5的localstroage或者Cookie。除了页面缓存带来的性能提升外,对于并发访问且页面置换频率小的页面,应尽量使用页面静态化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 缓存集群的调度算法不同与上面提到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最好采用一致性哈希算,这样才能提高命中率。 加入缓存后的系统结构如下: 阶段七、数据库水平拆分与垂直拆分 我们的网站演进到现在,交易、商品、用户的数据都还在同一个数据库中。尽管采取了增加缓存和读写分离的方式,但随着数据库的压力继续增加,数据库数据量的瓶颈越来越突出,此时,我们可以有数据垂直拆分和水平拆分两种选择。 数据垂直拆分 垂直拆分的意思是把数据库中不同的业务数据拆分到不同的数据库中,结合现在的例子,就是把交易、商品、用户的数据分开。 优点:
缺点:
问题:
解决问题方案:
数据垂直拆分后的结构如下: ![]() 数据水平拆分 数据水平拆分就是把同一个表中的数据拆分到两个甚至多个数据库中。产生数据水平拆分的原因是某个业务的数据量或者更新量到达了单个数据库的瓶颈,这时就可以把这个表拆分到两个或更多个数据库中。 优点:
问题:
解决问题方案:
数据水平拆分后的结构如下: ![]() 阶段八、应用的拆分 按微服务拆分应用 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大。我们需要考虑如何避免让应用越来越臃肿。这就需要把应用拆开,从一个应用变为俩个甚至更多。还是以我们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把用户、商品、交易拆分开。变成“用户、商品”和“用户,交易”两个子系统。 拆分后的结构: 问题: 这样拆分后,可能会有一些相同的代码,如用户相关的代码,商品和交易都需要用户信息,所以在两个系统中都保留差不多的操作用户信息的代码。如何保证这些代码可以复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解决问题: 通过走服务化SOA的路线来解决频繁公共的服务。 走SOA服务化治理道路 为了解决上面拆分应用后所出现的问题,我们把公共的服务拆分出来,形成一种服务化的模式,简称SOA。 采用服务化之后的系统结构: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