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S2始终不见踪影,小米自主芯片之路已经凉凉?
当5G时代真正来临时,自主研发的芯片一定不会是带领小米实现抢滩登陆的核心关键,这不仅来不及,也不太现实。况且5G带来的不仅是手机市场的颠覆,还有LoT平台和智能硬件的真正爆发,无论从既有优势还是商业模式出发,这里都是小米不可丢失的重要战场。 LoT飞速发展,小米在哪里赌明天? 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雷军还说了这样一段话:“这次我们报的课题是AIoT,就是人工智能和IoT相结合。我觉得在这一点,小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截至二季度末,我们IoT平台激活的设备有1.15亿台,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在市场布局上,相比手机业务,小米在LoT领域进得更早也走得更远。 在小米三大主营业务(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中,LoT的占比也在逐年攀升。尤其是这两年小米手机在海外卖的风生水起,今年更是提前完成了1亿台目标的出货量,更说明了LoT业务增长非常迅猛。 在招股说明书中,小米称自己为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这对应着小米的商业模式:硬件获客,服务获利。在朝向AI的未来市场中,LoT无疑有着比互联网更加性感的前景,手机一台就够用,但智能硬件却可以多多益善,软件留不住的用户,,靠LoT平台却可以稳稳抓住。更重要的是,相对智能手机市场的一片红海,智能硬件还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 新兴的市场永远最有活力,因为这里没有传统巨头的垄断,与其艰难坐上手机芯片的牌桌上与各位前辈大佬们博弈,不如大方奔向智能硬件的LoT生态。于是松果电子在蛰伏一年半后,首次公开动作就是与阿里旗下的中天微开展RISC-V的合作,中天微提供基础平台,松果电子提供SoC智能硬件产品。对此中天微首席执行官戚肖宁表示:“此次双方的深度战略合作,将基于松果SoC设计需求,研发RISC-V CPU与配套的软件体系,对RISC-V架构在IoT领域的应用,特别是尝试在高性能应用处理器方面的生态建设与产品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小米和阿里二者联手对LoT平台的出击,对于小米在构建智能硬件生态上有重要意义。 上市融资解决了小米的资金问题,但相比雷军期望的千亿估值,最终腰斩的发行价让小米在扩张的过程中,就必须学会更精打细算地花钱。 根据招股文件,小米计划将30%IPO募集资金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笔记本电脑、人工智能音响等核心产品;30%用于全球扩展;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如今的小米早已不是当初那家完全倚靠手机业务的公司,超过10亿的资金投入让小米拥有了自主研发SoC的能力,澎湃S1成功实现手机的量产搭载,但小米的智能硬件产品同样使用着第三方半导体公司的芯片,在接下来的资金分配中,如何侧重自然不必多说。 站在如今这个时间节点再来回望,就会更深刻感受到小米当初做芯片的决策背后,经历过多少考量和计算,十年结果在哪里还未可知,但短期内一定不会在手机市场上爆发。 【完】 智能相对论(微信id:aixdlun):深挖人工智能这口井,评出咸淡,讲出黑白,道出vb深浅。重点关注领域:AI+医疗、机器人、智能驾驶、AI+硬件、物联网、AI+金融、AI+安全、AR/VR、开发者以及背后的芯片、算法、人机交互等。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