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体检技术大揭秘--中篇
单向时延测试功能的实现方式是:源MEP发送1DM(One-way Delay Measurement,单向时延测试) PDU给目标MEP,该报文中携带有其发送时间。目标MEP收到该报文后记录其接收时间,并结合其发送时间来计算并记录链路传输的时延和抖动(即时延变化值)。 1DM PDU中的TxTimeStampf字段填充源MEP的发送时间TxTimef,RxTimeStampf字段填充目标MEP的接收时间RxTimef。源MEP会以100毫秒为间隔发送指定数量(缺省为5个)的1DM PDU。目标MEP收到该报文后,计算RxTimef与TxTimef的差值即为此次测试的时延。时延抖动则是本次测出的时延与已测出的最小时延的差值。单向时延测试要求测试设备之间已完成时钟同步,否则测试出的时延有较大误差,而只能进行时延抖动测试。 b. 双向时延测试 双向时延是用于测量报文从本端发送到接收的一次往返过程中,报文在链路上的消耗时间。测试是从源MEP向目的MEP发送测试请求报文,然后在接收到目的MEP的应答报文后,根据应答报文的接收时间和测试请求的发送时间的差值计算双向报文时延。 DMM PDU中的TxTimeStampf字段填充源MEP的发送时间TxTimef,目标MEP收到此报文后直接将其中的TxTimef填充到DMR PDU中,并在DMR PDU中填充上DMM PDU的接收时间RxTimef和DMR PDU的发送时间TxTimeb。 源MEP在收到DMR PDU后,需要获取到DMR PDU的接收时间RxTimeb。如果报文中填充了DMM PDU的接收时间和DMR PDU的发送时间,则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出报文往返消耗在链路上的双向时延:双向链路时延= (RxTimeb – TxTimef) – (TxTimeb – RxTimef);否则,只能计算出双向报文时延= RxTimeb – TxTimef。 如图11所示,Device A与Device B之间的双向时延测试过程如下:
(9) 比特错误测试功能 比特错误测试功能用来测试MEP之间的报文比特错误。由源MEP发送指定数量的TST(Test,比特错误测试) PDU给目标MEP(每个TST PDU都携带不同的递增序号),该报文中携带有伪随机序列或全0值。目标MEP收到该报文后,根据其中指定的测试模式和测试比特内容进行计算和比较,从而确定报文是否有比特错误。测试的比特长度为32位,有以下几种测试模式: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