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起食安:看大数据如何破解食品安全之殇
在民用方面,智慧监管平台系统可以对某一批次产品的销售地域、销售商进行追溯,只要是平台记录的产品,都能通过平台直观地形成一个销售地的分布图。一旦发现产品出现问题,平台会把该批次产品的生产信息、销售信息推送给政府和企业,相关单位就能快速地对该批次的产品进行召回或销毁。同时,食安科技还会将问题食品的信息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推送给消费者,使消费者清晰地了解到问题食品的情况,杜绝购买及食用问题食品。 △食品安全云大数据平台 通过以上的应用推动, “三体系一平台”格局能够促进政府智慧监管、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促进食品市场销售、消费者明白消费、健康饮食的良性发展。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对食品行业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关于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流程的详尽情况也日益成为消费者的迫切愿望,而大数据的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需求。大数据从产品生产到销售,甚至是从产品的最原始“种子”状态一直到用户手中的过程都可以完美的记录下来,可谓将产品监督落实到了每一个小环节。毋庸置疑,未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将与大数据技术产生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食品安全行业飞速发展,“食安云”加速升级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需求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食品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从2017年约1860.2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2810.5亿元。 《“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也指出,要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形成严密高效、社会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可以预期,伴随着政策精神的逐步落实,各地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的动作还会增加,全社会食品安全监管检测的体系、办法也将加快设立,食品安全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阶段。 而在另一边,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叠加而至,中国食品安全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 在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加码等一系列外部条件不断变化,食品安全行业产业链条上的各环节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与挑战的大环境下,食品安全与营养(贵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CEO汪鹏表示,公司将继续按照三年上市的营收指标对公司的运营进行规划,努力把这套平台、体系能真正地推向全国,“我们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全国最大的食品安全大数据平台,为整个食品产业链上的政府、企业、消费者、检测机构以及媒体提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大数据服务”,汪鹏告诉记者,公司下阶段的工作将主要围绕丰富数据渠道、完善用户需求,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的功能,加强消费者与政府、企业之间的信任展开。 “食品安全云”无疑为老百姓、企业以及政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然而食品安全的明天还需要越来越多像食安科技这样的企业来共同探索食品安全监管社会共治理念——通过建设一个庞大、高效率、高质量的智慧监管平台,提升政府监管效率,优化食品安全生态链和环境,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为大数据在食品安全的应用上写下“利在千秋”的一笔。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