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测2022为中国AI市场转折年 打响企业AI场景化落地角逐赛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日前,权威咨询机构IDC发布报告《场景化AI 让智能触手可及》。据IDC预测,随着AI算法模型趋于成熟,AI推理市场支出将从2022年开始超越AI训练市场,这也意味着未来两年内,中国AI市场将迎来从模型训练主导向AI推理应用主导的转变。 在落地应用主导的AI市场中,企业间的比拼将不再是技术层面的单一较量,而更加考验对场景需求的理解,以及构建生态的能力。在报告中,IDC以新锐厂商嘉楠为样本,剖析了其在智能园区、智能能耗两个典型场景的项目案例,并描述其作为一家AI芯片企业在生态构建上的努力。 AI进入场景化落地阶段 随着AI推理市场爆发,AI开始步入大规模落地阶段。IDC报告指出,根据市场对AI的实际需求划分,AI领域的落地领域主要有商业智能和生活智能。其中,商业智能集中于企业级市场。报告指出,未来五年至少有90%的企业应用将嵌入AI,届时,AI将成为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 从落地场景来看,智慧园区、智慧零售、智慧交通和智慧医疗在未来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均超越30%。以智慧园区为例,IDC指出楼宇的智能化管控、门禁系统的升级以及安防系统的智能化是主要方向。到2023年,中国智慧园区AI支出将达到6.5亿美元,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34.5%。 AI落地的另一个领域是生活智能。其中智能家居和智能驾驶是当前AI消费级市场的主阵地。这两者有着相似的智能化应用逻辑,均以设备智能化为开始,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体验。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规模将达883.2亿美元。正成为未来3-5年AI落地的先导产业。 此外,智慧零售、智能驾驶等场景也将随着5G商用等外部条件的成熟进入爆发期。 AI落地关键在于终端智能化 无论是商业智能还是生活智能,AI的落地逻辑均是以终端设备的智能化为基础,通过数据交互横向串联不同的设备,进而带动整个应用场景的智能化升级。 与传统的终端设备不同,智能终端不但具有感知环境的能力,而且能够理解用户指令,并根据现场环境进行符合指令要求的机器决策,同时执行指令并将结果反馈给用户。 IDC认为,终端设备的智能化有两个方向。其一是存量设备的智能化的升级,例如传统社区的水电气表、部署于工业园区的仪表和传感设备,以及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中的传统设备。其二是终端设备的智能化创新,典型用例是AI摄像头,以实时决策、简易部署的方式拓展了智能园区、零售门店、安防等多个场景。 作为终端智能化的核心载体,AI芯片是算力与算法部署在边缘侧领域的关键。IDC预测未来三年中,全球边缘AI芯片出货量达16亿片,占边缘芯片出货量41.4%。 嘉楠边缘AI侧落地案例剖析 作为一家AI芯片厂商,嘉楠于2016年开始AI芯片研发,其第一代芯片勘智K210专为边缘侧场景设计,具备低功耗、视听多模态识别等特点。本次报告也剖析了K210在智能园区、智能能耗场景的落地情况。 存量设备智能化升级案例——亚洲最大社区表计智能化升级项目 贵州花果园社区的表计系统智能化升级是一个绝佳案例。花果园社区是全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也是亚洲最大的社区。花果园社区项目总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 1830 万平方米。 用户存在以下痛点: • 抄表工作量巨大:社区内住宅和商业楼宇合计近 300 栋,多数为高层建筑,水表、电表的 抄表量巨大。 • 抄表周期长:目前社区为人工抄表,每次抄表耗时半个月。 • 抄表误差率较高:由于目前为人工抄表和纸质记录,容易出现水电表读数记录错误。 解决方案: 社区现有水表、电表加装基于嘉楠AI芯片的智能抄表组件,实现智能抄表,其执行任务的逻辑如下: 价值实现: • 加速部署实施:与新装智能水电表相比,加装智能抄表配件的效率提升了3至4倍。 • 减少对居民生活影响:工程实施不需要停水停电,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显著减少。 • 缩短抄表周期:抄表周期由原来的半个月缩短到现在的几小时。 • 提升供水供电效率:抄表频次由每月一次提升至每人一次,抄表数据更具时效性,使得水 务公司和电力公司能够更准确预测水电需求量、更有效规划供水供电。 • 降低数据传输成本:抄表仅传输从水电表表盘照片中提取的读数,数据传输量不足照片传 输的百分之一。 • 降低总拥有成本(TCO):智能抄表组件的成本仅为智能水电表的 1/4,前期投入大幅降 低;智能抄表消除抄表人员和交通支出,运营成本显著减少;智能抄表组件的电池寿命达 到 2 年,上门维护工作大大减少、维护成本显著减少。 对传统设备的智能化创新——软通智慧无感门禁系统项目 软通智慧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关村软件园,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容纳超过 5000 名员工,门禁监测点超过30个,单个监测点日均通过者识别超过2000 次。 用户存在以下痛点: • 门禁用户体验差:人通过门禁闸机时需要对准摄像头,便利性差。 • 通行效率低:由于需要人对准摄像头,单次通行时间超过2秒,在上下班高峰期影响较 大。 • 运行环境受限:由于人脸识别比对在云端进行,闸机必须实时联网,否则无法运行。 解决方案: 在各个门禁监测点部署内嵌嘉楠 AI 芯片的智能摄像头,对通过者进行远距离人脸识别,给合法通过者开启闸机;人脸识别和比对在智能摄像头上进行,人脸数据不会在通过网络传输,保护隐私,其执行任务的逻辑如下: 1)智能摄像头拍摄通过者图像。 2) 智能摄像头将远距离、大倾角的人脸图像通过专有算法还原为正常角度,并提前特征值。 3)智能摄像头将提取的特征值与本地存储的特征值数据库(近1万个特征值)进行比对。 4)如果比对通过,则开启闸机。 价值实现 • 提升用户体验:通行者直接走过门禁摄像头,不要动刻意对准、实现无感通行。 • 降低部署成本:AI 无感门禁采购成本仅为传统门禁的 1/3。 • 加速门禁通行效率:闸机通行时间由 2 秒减少至不足 1 秒,效率大大提升。 • 提升可靠性:人脸识别和比对在本地进行,网络故障不影响通行。 • 保护隐私:通行者的人脸数据不会通过网络传输,隐私泄露风险大大降低。 嘉楠AIaaS服务生态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