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折叠屏」吗?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来源:极客公园 无论是之于用户还是行业,折叠屏都值得期待。 2019 年是 5G 元年,也是折叠屏元年。 在折叠屏的跟进上,手机行业走的比较靠前,包括三星 Galaxy Fold、三星 W20 5G、华为 Mate X 以及摩托罗拉 Razr 2019 在内,去年一共出现了四款折叠屏手机,其中除了发布时间稍晚一些的摩托罗拉 Razr 2019,另外三款已经正式开售。 无独有偶,PC 行业也将目光投到了折叠屏上。此前联想曾多次对外公开展示过其折叠屏 PC 原型机,而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 CES 2020 消费电子展上,除了联想,英特尔和戴尔也都拿出了各自的折叠屏 PC 产品。新技术当然令人感到兴奋,但我们真的需要折叠屏吗? 折叠屏之于手机 大家知道,目前折叠屏手机的展开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三星 Galaxy Fold 和华为 Mate X 上采用的左右翻折,另外一种是摩托罗拉 Razr 2019 的上下翻折。虽然形态上都叫做折叠屏,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左右翻折的核心诉求是大屏。 进入到 4G 时代之后,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由 2G、3G 时代的文字为主转变为图文以及音视频,与此同时,手机也不再只是作为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向通信、娱乐、轻办公等多个维度去做延伸。 在这个过程中,随着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小尺寸屏幕的局限性越发明显,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实际使用需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过去 10 年间大屏化成为了手机行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即便是曾经推崇小尺寸屏幕的 iPhone,最终也走上了大屏化道路。 大屏化趋势会停止吗?显然不会。5G 时代的到来,将再一次改变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音视频会成为未来的主角,相应地,想要让用户在手机端获得足够出色的观看以及操控体验,提升屏幕依旧是目前看来最为直观且有效的方式。 不过一个现实的问题是,从小屏幕到大屏幕并不难,但将大屏幕做成更大的屏幕,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属于移动设备,考虑到产品本身的可携带性以及握感,屏幕尺寸终究会有上限,提升屏占比这种方案基本也已经触到了天花板。 折叠屏的到来,让继续提升屏幕尺寸这件事情出现了转机。正如我们在三星 Galaxy Fold 以及华为 Mate X 上所看到的那样,展开之后,其屏幕尺寸已经和一些小尺寸平板相当,屏幕内容信息量也要比目前主流手机来得更大。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另外一种声音出现:既然这样,我为什么不直接买台平板电脑?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其只是在正常手机的基础上,为用户增加了更大屏幕这个选项,非展开状态下,和现在主流的手机产品基本一样,相当于以折叠的方式,同时兼顾了便携和大屏。 不过回归到产品本身,至少现阶段无论是三星 Galaxy Fold 还是华为 Mate X,距离理想状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大概是出于对防护性的考量,三星 Galaxy Fold 采用了外翻的展开方式。就实际体验来看,屏幕展开之后,很难单手握持以及操作。换言之,移动状态下大屏模式的综合体验并不尽如人意。但如果合上作为普通手机来使用,它的副屏尺寸又会显得太小。 屏幕展开状态下不容易单手操控的情况在华为 Mate X 身上也同样存在,不过相对三星 Galaxy Fold,由于其采用了外翻的方式,闭合状态下屏幕尺寸基本和正常手机一样,所能适应的使用场景也要更多一些,但防护性则要相对弱一些。 上下翻折的核心诉求是便携。 如果你之前看到过摩托罗拉 Razr 2019 这款产品应该知道,它的逻辑大致可以理解为,利用屏幕可折叠的特性,将一款常规尺寸的手机从中间进行翻折,让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最终的目的是大幅提升产品本身的便携性。 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方案所带来的体验提升当然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对于很多女性用户而言,将手机体积缩小之后,放在包里要方便很多。但问题在于,便携性这件事情其实并非大家使用手机过程中的核心痛点。 图片来自官方 这部分做个小结,左右翻折的折叠屏对于用户核心诉求的把握要更准确一些,大方向上更符合长远发展趋势。而上下翻折除了便携性,至少目前很难看到其能够带来其他体验上的提升,虽然接下来会有不少上下翻折的折叠屏手机被推向市场,所以我们更看好前一种方案。 笔记本电脑上的折叠屏 回归到笔记本折叠屏上,由于其本身体积比手机大的多,加之其本身产品形态就是可折叠状,所以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也要少很多,不需要考虑展开之后便携性是否会受到影响,也无需通过市场去验证怎样的展开方式用户更愿意买单。 联想 ThinkPad X1 Fold/ 图片来自 n-tv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