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2022年端边云协同的AI视觉产业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2022-10-16 22:01:0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AI视觉又称计算机视觉,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于安防、金融、制造、零售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



  端边云

  产业升级

  前沿技术

  A轮

  北京市
  AI视觉又称计算机视觉,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于安防、金融、制造、零售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
 
  端边云
  产业升级
  前沿技术
  A轮
  北京市
  团队拥有5年在各行业计算机视觉的落地经验,拥有行业最顶尖的技术实现能力 和人才储备。
  查看项目
  AI视觉产业背景:AI视觉又称计算机视觉,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已于安防、金融、制造、零售等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商用。2022年,AI视觉相关投融资热潮全面复苏,通用技术、工业与零售赛道热度高企,持续受到资本青睐。2021年我国AI视觉产品的市场规模占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49.6%,达到990亿元。从资本热度、市场规模、场景泛用、带动作用来说,AI视觉已成为AI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未来增量动力依然强劲。
 
  端边云协同的需求趋势: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感知数据量激增,边缘计算刚需场景涌现。边缘计算可在本地提供IT服务、计算能力,减少上传的数据量、节省网络操作、服务交付的时间延迟,提高传输效率。企业可以选择将算力下沉至更贴近设备端的边缘计算,衍生出端-边-云的协同新模式。
 
  端边云协同的AI视觉产业:产品模式一般可分为标准化SaaS产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两类。行业客户需根据自身IT信息化水平、需求定制化程度、产品付费意愿、适用场景需求等因素考量选择。具体到边缘侧部署上,AI摄像头出于功耗、散热等因素考量,不会内置过多算法,可处理简要前端场景;若对时延要求高且算法需求复杂的应用场景,则需搭建边缘盒子或边缘服务器。本篇报告根据行业特点与场景需求,对安防、工业、零售、机器人、农业领域展开讨论。
 
  端边云协同的技术与生态趋势:1)端边云协同的AI视觉产业发展依赖于联邦学习、增量学习、协同推理等边缘AI技术发展;2)端边云协同的AI视觉应用对算力和网络部署提出了要求,算力网络技术发展将助力超低时延类AI视觉应用;3)边缘计算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在满足灵活响应、敏捷部署、时延成本的业务需求外,未来需进一步关注边缘服务的安全、可靠、可信等能力,构建“可信边缘计算”生态。
 
  01 AI视觉产业背景
  AI视觉关键任务
  又称计算机视觉,关键任务聚焦语义感知与定位追踪
 
  视觉使人类得以感知和理解周边的世界,人类的大脑皮层约有70%都在处理视觉信息,可以说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而AI视觉即通过电子化的方式来感知和理解影像,让机器或计算机可以像人类那样“看”,甚至达到超越人类视觉智能的效果。如今AI视觉(计算机视觉)包括了语义感知、定位追踪和几何属性等诸多不同研究方向。
 
 
 
  AI视觉发展历程
  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AI视觉处于商业应用扩展增速期
 
  自2012年采用深度学习架构的AlexNet模型以超越第二名10个百分点的成绩在ImageNet竞赛中夺冠。得益于深度学习所需专家分析和微调较少、能够处理海量数据、具备高灵活性等优势,深度学习技术在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图像分割、场景分类、字符识别、人脸识别、姿态估计、动作与行为识别等方向上陆续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AI视觉在工业界逐步实现商用价值,步入规模化商业落地阶段。同时,随着相关设备能力的改善(如算力、内存容量、能耗、图像传感器分辨率和光学器件),提升了视觉应用的性能和成本效益,进一步加快了AI视觉商业应用的扩展。
  
 
 
  创业企业是AI视觉市场的主要参与力量之一。行业在经历了三年的投融资低迷期后,2022年投融资数量和金额皆创历史新高。截至2022年8月,我国AI视觉相关业务获投企业数量已达292家,近半数属于2020年10月以后的新增企业。投资热潮全面复苏,科创板顺利落地为AI行业引入了中长期资金通道和市场关注度,加速推动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厂商成长。从2021年开始,AI视觉领域的股权投资、转让、被收购、IPO事件数量开始增加。2022年云从科技,熵基科技等生物识别厂商集中上市表示AI视觉的行业成熟度和认可度已进入新阶段。
 
  
 
  通用技术、工业与零售赛道热度高企,持续受到资本青睐
 
  在统计期内共有466起AI视觉投融资事件发生,累计有292家企业获投,热门赛道集中于通用技术、工业、零售、医疗。具备底层技术研发的厂商受到一级市场资本青睐,新能源电车与自动驾驶的热潮带动了一批主营自动驾驶系统、芯片、传感器的技术厂商,通用技术热门方向还包括生物识别、智能制造等。工业赛道热度高源于产业链条长且场景多样(装配,质检,运输),AI视觉算法配合工业相机可实现生产自动化;而具备视觉分辨能力的机器人可以持续高效的完成重复动作,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AI零售获投企业数增长明显,2022年截至8月份的获投企业数(40家)已超过2019至2021年的投融资事件累计数量,AI零售产品门类则涉及智慧物流、协作机器人,无人化运营等。
 
 
 
  AI视觉商业化落地进程
  千亿级大赛道初露端倪,成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的主战场
 
  通过对下游行业需求统计测算,2021年我国AI视觉产品的市场规模占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49.6%,达到990亿元。和AI视觉有关的计算机通信设备销售、医疗器械等专用设备销售、工程建设、传统业务效益转化等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3079亿元。从市场规模、场景泛用、带动作用来说,AI视觉领域已成为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的主战场。AI视觉承接海量下游需求,未来增量动力依然强劲。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