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威海站长网 (https://www.0631zz.cn/)- 科技、云服务器、分布式云、容器、中间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难道人类文明就是星系中最强大的吗?

发布时间:2023-06-16 09:30:47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网络
导读: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人族文明是银河系中最强大的一个文明?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很自大,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觉得这也并不是绝对不可能。



  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如果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性:人族文明是银河系中最强大的一个文明?这种说法看上去似乎很自大,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就会觉得这也并不是绝对不可能。
 
  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如果人类文明是银河系中最强大的文明,那就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银河系中存在着不少智慧文明,而人类文明是其中最强大的,第二种情况是,人类文明是银河系中唯一的文明,当然也就是最强大的文明了。
 
  总的来讲,出现第一种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毕竟人类的科技水平有多高,大家都是比较清楚的,然而第二种情况,却存在着不小的概率,为什么这么说呢?且看下文分析。
 
  一颗星球上要出现智慧文明,首先就得有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并且这样的条件应该保持长时间的稳定,否则的话,生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出智慧生物。
 
  据我们所知,只有像地球这样的岩石星球才有可能孕育出生命,而生命的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则是来自附近的主恒星,然而在宇宙中,并不是每一颗恒星都能提供生命生存的环境。
 
  一方面来讲,恒星质量太大不行,因为恒星质量越大,其“寿命”就越短,所以大质量恒星根本就无法提供生命发展所需要的时间,就算在这种恒星附近偶然演化出了生命,也只是“昙花一现”。
 
  另一方面来讲,恒星质量太小也不行,因为小质量恒星释放的能量很弱,运行在其“宜居带”的行星太过靠近主恒星,容易被“潮汐锁定”,除此之外,小质量恒星表面活动通常都很不稳定,会经常出现巨大的耀斑,这会严重威胁到生命的生存,因此就算在小质量恒星的“宜居带”中运行着像地球这样的岩石星球,最多也只会存在一些简单的生命。
 
  所以只有像太阳这样既不太大、也不太小的中等质量恒星,其“宜居带”里运行的岩石星球才有可能具备出现智慧生物所需要的条件,为什么要说“有可能”呢?
 
  这是因为银河系中的恒星密度是由外到内不断增加的,如果中等质量恒星距离银河系中心过近,其附近区域就会充斥着各种致命的辐射以及引力的扰动,如此一来,外星文明就算在其“宜居带”里安安静静的运行着像我们地球这样的一块块岩石包裹着的星球,也非常不适合低纬度的生命生存。
 
  反过来讲,如果中等质量恒星距离银河系中心过远,其附近区域的恒星密度就会太低,这又会使生命所需要的重元素极度缺乏,毕竟这些重元素都是恒星在不同演化过程中的产物(注:这里的重元素是指比氢和氦更重的元素)。
 
  所以银河系也是有“宜居带”的,它离银河系中心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根据科学家的估算,其范围大约为距离银河系中心1.3万光年至3.5万光年。
 
  可以看到,仅凭以上所述,就可以排除掉银河系中的绝大部分星球演化出智慧生物的可能性,那么,如果一颗岩石星球满足于上述的所有条件,就一定可以演化出智慧生物呢?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一个巨大的谜题,现在的我们只知道,生命非常复杂,以至于以现代人类的科技,都无法利用非生命物质去创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命细胞。
 
  而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都是基于相同的基本生化组织,并拥有几乎一样的遗传代码,这就强烈暗示了,在过去的几十亿年时间里,生命只在地球上起源了一次,也就是说,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生命,都有一个共同的祖先,科学家甚至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LUCA”。
 
  由此可见,从非生命物质演化出生命是一件概率非常小的事件,这就意味着,即使某颗岩石星球具备了像地球一样的条件,也很可能不会演化出生命。
 
  退一步讲,就算某颗岩石星球上真的演化出了生命,它们也不一定就会一路进化出智慧生物,要知道进化的方向其实是更好的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而智慧只不过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一种偶然,否则的话,恐龙也不会称霸了地球1亿多年之久,却始终没有进化成智慧生物。但是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对于黑洞的研究,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