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了一个泡泡直径1000光年太阳系处于中心区域
发布时间:2023-08-08 23:31:42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转载
导读: 虽然一般人们都以为太阳系属于银河系,但是最新的天文学发现指出了存在一个由太阳系与银星构成的泡沫形状的结构。
银河系内的气体和恒星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受到了引力和
银河系内的气体和恒星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受到了引力和
虽然一般人们都以为太阳系属于银河系,但是最新的天文学发现指出了存在一个由太阳系与银星构成的泡沫形状的结构。 银河系内的气体和恒星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受到了引力和气体的密度的影响,自发形成了一团团泡沫状结构,我们的太阳就位于一个被称为本地泡的结构中,被尘埃和气体云包裹在正中心,而整个本地泡的直径达到了1000光年。 也就是说太阳附近的几十颗恒星,也同样位于这个泡泡中,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个泡泡还在以每秒6公里的速度扩张,且银河系中的其他泡泡也有这个迹象。 然而它们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目前有理论认为这些泡状结构起源于超新星爆发,具体到太阳所在的本地泡来看,它的年龄只有1400万年左右,而太阳的年龄高达46亿年,所以本地泡其实是一个新生事物,很有可能是1400万年前一颗大质量恒星超新星爆发后,引爆了其他的超新星,这些超新星共同的扩张最终形成了这个泡状结构。 保守估计,形成直径1000光年的本地泡所需要的恒星总质量,至少是太阳质量的140倍,它们会在超新星爆发的作用下首先形成星云,然后快速扩张成分子云以及不规则的泡状结构,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担心了,万一泡泡内还有一颗没爆发的超新星的话,太阳系岂不是危险了? 无需担心这个问题。原因是我们所在的这颗恒星——太阳一直以每秒220公里速度环绕银心运动,而它的入生已经过去了5000万年了,天文学家估计再有500万年,太阳就能脱离本地泡的包裹,进入真正的银河系星际空间。 天文学界还认为,由于银河系内平均每50年就会发生一次超新星爆发,所以整个银河系内一定存在大量泡状结构,如果再考虑到它们都还在扩张的话,也许未来有一天银河系内所有泡泡都会连成一体。 不过我们是肯定看不见那一天的 因为天文学家发现太阳的亮度正在每一亿年增强1%,这样一来不等到50亿年后太阳化身红巨星,地球的海洋就会被蒸发,人类文明也将因为高温而转移到地下生活,而等到50亿年以后的红巨星时代,地球甚至将直接在太阳内部运行。 事实上在红巨星时代的太阳系,恒星最边缘能到达火星轨道附近,而水星金星地球和月亮,都将在太阳内部运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降低自身的公转速度,最终坠入红巨星的无边火海。 对于现阶段的人类文明而言,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加大太空探索和开发的力度,正如马斯克所说要让人类成为多行星物种一样,只有这样在地球不适合居住后,我们才能前往太阳系的其他星球,比如木星和土星的数百颗卫星上。但是目前来看,人类还没有找到这样的星球,因此我们只能继续探索宇宙了。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推荐文章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