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迎来春秋五霸,却难以掩盖盛世下的危机
这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变现方式多样,对短视频制作者创作是一种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但是土豆同时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痛点,土豆短视频只是一种工具,在视频性质上不及电影、电视剧,而娱乐性质上又依托于社交,细分内容则依托于相关行业,所以可以看出土豆短视频定位非常不明确。 而土豆的痛点也就在于定位太模糊,短视频说到底只是传播内容的一种形式,和图文的性质一样,只是应时代而生的产物,所以秒拍背靠微博社交,头条视频背靠今日头条新闻资讯,就连快手都有自己的三四线人群生活娱乐定位。 吴王阖闾——美拍,仍不失为一方霸主 “美拍”属于美图秀秀旗下品牌,被称为是手机视频的“开山鼻祖”。美拍 2014 年在上线 9 个月时间里用户便突破一亿, 2017 年 1 月,美拍月用户规模突破1. 6 亿。美拍抓住当时正处于智能手机和4G爆发式增长阶段,成功卡位短视频霸主之一的地位。 “美拍”短视频工具的成功和用户群体对此软件的使用与满足状况呈现出一体化关联的关系。“美拍”短视频拍摄制作软件本身具有工具属性和社交属性,其工具属性就是用户通过对生活美好瞬间和人像的美化,再将视频内容通过上传至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体平台,达到展示自己吸引关注满足虚荣心的需求和自己的亲朋好友粉丝群体交流讨论视频内容的目的。 但美拍最大的痛点恰恰在于其工具化属性已经深入人心,“工具定位”已经牢牢嵌在人们心里头,人们用它就是因为这“工具属性”,所以即便用户量再大,APP上发生的也只是人与功能的连接和互动,而不是人与人的连接和互动。 既没有关系链,也没有沟通场景,我们看到支付宝就算已经高仿了微信,但依然是一个没有人气的工具。并且,近几年已经有更多工具美化做得更好的软件纷涌而出,faceu,snow等等,美拍极易被模仿甚至被超越。 盛况下的短视频却难掩危机 尽管涌入到短视频领域的平台越来越多,并呈现出了秒拍、快手、美拍、阿里、今日头条五大霸主,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这种看似繁荣的盛况下,却难以掩盖危机频发。 一、短视频内容真假难辨 资本大量涌入,为博流量和眼球吸引资金,很多视频都是通过后期处理的,剪辑、特效等技术能毫无破绽地让人们对视频内容信以为真,甚至是传播虚假信息。相对于文字、图片而言,视频的迷惑性更强,感染力更大,其表意的多义性、直观性、直接性等都能对人们的判断力产生强大的影响。 今年 2 月,短视频平台“梨视频”在没有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资质情况下,开设了原创栏目、自行采编视频、收集用户上传内容等栏目,广泛发布其混淆视听的“独家”时政类视听新闻信息,最后被责令全面整改。事实上,在短视频行业,以假乱真的现象比比皆是。 二、恶搞、色情等低俗短片高频出现 一些短视频平台则利用观众窥探好奇的心理,偷拍他人,打色情、淫秽、暴力等内容“灰色地带”。此类视频往往在能够满足制作者的展示欲以及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能为创作者带来关注度和收入。在商业利益的推动下,大量短视频的制作者为争取点击量和关注度无所不用其极。 移动短视频世界中的重口味猎奇招摇过市,压制着大众传媒原本所剩无几的高雅和经典。这些现象的存在与滋长,影响了优质短视频的生存空间和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前不久今日头条被央视曝光低俗视频就是典型案例。 三、版权侵权更是泛滥成河 无论是短视频平台还是社交平台,抄袭作品大量沦陷,同一内容的短视频被“首尾并切”或是中间一刀,重复出现在不同平台,一些优质的短视频,未经允许便被剪辑拼接稍作处理,成为吸引流量的工具。作者在视频中注明的出处,也多被层层虚化,遮盖标志,抹去出处。随着短视频商业化之路越来越明显,版权侵权问题却正在变得越来越泛滥…… 由此看来,随着阿里、腾讯以及越来越多的创业平台杀入到短视频领域,短视频迎来了它的春秋鼎盛时期。而在这个繁荣的盛世背后,却隐藏着众多的危机,稍有不慎,短视频就有可能从风口之上坠落到谷底。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