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的城市房价很迷茫?百度地图大数据透露玄机
3、重庆竟然成为逃离北上广深人群的共同选择! 从上海、广州、深圳流出的人口,大部分流向周边城市,在新一线城市中,重庆对北上广深流出人口都有较高的吸引力。这个恐怕也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位于西南中心的直辖市重庆为什么能吸引逃离北上广深的人?是重庆这些年迎来大发展充满机会吗?那年轻人完全可以响应国家号召去雄安。我想可能是因为“少不入蜀、老不出川”的川渝人,为了享受安逸生活,哪怕没有营销公司送的机票,也纷纷逃离生存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北上广深? 重庆很受欢迎 4、华南的公共交通竟然比华北地区要发达! 在公共交通站点 500 米人口覆盖率排名前十的城市中,广东有深圳、东莞、佛山、广州四个城市上榜,北京作为北方唯一入选Top10 的城市,排名为第七。拥堵指数TOP10 是哈尔滨、济南、重庆、北京、石家庄、上海、长春、合肥、郑州、昆明, 7 个都来自北方。这说明,北方的交通整体情况不如南方。在四大一线城市中,北京和上海进入拥堵TOP10,广州竟然排第15,深圳竟然排到第43……深圳建得晚,规划得好,同时早已实行限外。广州一直没限外,车牌摇号也相对容易,拍卖也不贵。总的来说,华南地区交通状况都要好一些。 拥堵系数排行榜 …… 这类结论还有不少,不再一一列举,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报告本身。 人口流入流出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比如城市的就业机会、环境状况、经济状况、产业结构、房价物价、交通状况等等,这些因素还会相互作用,比如交通状况会影响宜居水平、生活节奏、生产效率、房价地价,进而又作用于人口流出流入。人口的流出流入又直接影响一个城市房地产的供需关系进而影响房价,同时也会影响城市的企业创业进而影响经济。这些因素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但归根结底,在人口成为城市核心资源的前提下,人口吸引力无疑也体现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地图大数据助力城市研究 有人肯定在想,上面那份《 2017 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数据可靠吗? 过去几年,我看了不少关于中国房价、城市发展、地域经济的杂文——之所以叫杂文,是这些微信里面的小文章都是杂文风格的,以主观推测为主,就算是引用数据也是一些机构的调研抽样数据。过去的抽样统计方法,只能做到尽可能接近一个城市人口流出流入、交通覆盖拥堵的真实情况。 《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的发布方是百度地图,这份报告的得出,不是基于传统的抽样等统计学,而是基于全量地图大数据进行计算。具体来说,百度地图覆盖了 375 个城市99%的路况数据,每天响应来自百度地图用户终端(手机和车载)、行业终端和政府合作平台(出租车、客货车、交通检测设备)的 450 亿定位请求。它无时不刻地在收集和存储着地图相关的LBS数据,再去分析用户在不同区域的出现时长,挖掘出某个用户的居住地、工作地和常驻城市(准确率85%),再根据位置变化情况得出人口流入流出数据、交通拥堵指数,最终得出城市吸引力报告。百度地图所采取的智能路况采集技术,准确率也是在行业领先,确保数据源本身与真实世界基本吻合。 因此,百度地图《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对于城市人口流出流入情况的分析、对于城市交通状况的分析,是很具说服力的。百度地图官方说做这个报告的初衷也是“能为公众、机构和政府提供有 价值的信息。”,我认为这份报告确实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它让公众能够更透彻地了解城市的发展潜力进行房产车牌之类的投资决策,甚至选择定居地,再也不用被专家牵着鼻子走。对于机构和政府来说,这样的报告可用于辅助机构进行商业决策、支撑政府的城市、市政和交通规划。 百度地图已经不是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展示其大数据的能量。 2014 年央视新闻联播上的《百度迁徙》让人记忆犹新,其原理跟百度地图《 2017 年第一季度中国城市研究报告》一样。 2016 年百度地图与成都等地交通部门战略合作,共享交通大数据。百度地图还通过大数据进行“预防踩踏事故”研究。为了更好地分享和利用地图大数据,百度地图还推出了慧眼商业地理大数据平台,与地产公司、零售连锁、广告媒体、市政规划等部门合作,借助于地图大数据进行商业决策、市政规划等等,这一次的城市分析报告正是出自百度地图慧眼团队和百度地图智慧交通团队联合撰写。 大数据成为传统统计的补充 互联网一个核心能力是可以收集、存储和挖掘世界运转正在产生的海量数据,尤其是借助于物联网技术、移动支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对于数据的收集能力还在指数级增长。 (编辑:威海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